聚焦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霍勇:建議將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兩類重大疾病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是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居民總死亡率的70%以上。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且農村地區死亡率顯著高於城市。兩類疾病早期症狀隱匿,基層醫療機構缺乏篩查設備和專業人才,導致患者確診時多處於中晚期,治療成本高且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當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為主,但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預防幹預尚未形成系統化服務。基層醫療機構普遍缺乏專項篩查設備、規範化診療流程和專業人員,導致疾病發現滯後、救治效率低下。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首席專家霍勇教授建議:
一、健全政策法規體系,構建城鄉協同的疾病篩查與預防網絡
建議修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將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的預防、篩查、隨訪管理納入服務包,明確服務內容、頻次及考核標準。將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篩查和腫瘤早期標誌物檢測納入免費或補貼篩查範圍。充分依托縣域醫共體建設,構建 “縣醫院 - 鄉鎮衛生院 - 村衛生室” 緊密聯動的三級篩查體系。
二、強化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按需配備便攜式超聲、除顫儀、快速檢測試劑等設備,滿足心腦血管急症搶救與腫瘤初篩需求,提升基層醫療硬件,保障救治及篩查工作順利開展。啟動 “基層醫生能力提升工程”,針對心腦血管急症處置、腫瘤早期識別開展專項培訓,搭建縣域專家遠程指導機製,助力基層醫生快速提升業務能力。
三、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與救助機製
優化醫保報銷政策,把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篩查費用納入醫保,減輕患者負擔。對農村低收入患者,實施篩查費用全額補助,保障其能享受基本篩查服務。推動商業保險參與,大力推廣“重大疾病專項保險”,鼓勵商保機構開發針對兩類疾病的普惠型產品,豐富保障層次,為患者提供更多經濟保障選項。
四、加強科技支撐與數據管理
建設國家級疾病監測平臺,整合分析基層篩查數據,借助大數據實現高危人群動態、精準管理,及時掌握疾病流行趨勢,為防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推進基層醫療科技應用,推廣AI輔助診斷、遠程會診技術,提升基層醫生疾病識別與診斷效率,打破地域限製,讓基層患者享受與城市同等的診斷服務。
(統戰部根據霍勇委員提案整理)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