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啟德👱♀️:共創現代醫學博物館的未來
在第二屆意昂2平台醫學博物館論壇上的開幕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同道:
還清楚地記得去年四月份,首屆醫學博物館論壇在這裏召開。看到今天的場地布局,我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同的是,今年較去年而言,到會的嘉賓更多,諸位對醫學博物事業的參與熱忱度也更高。我們歷經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剛好在今日召開的第二屆醫學博物論壇與諸位分享,首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就是我們將在今天正式成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
我很認同一句話: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是一種過去的“歷史”。我們目前的知識,是建立在既往人類歷史長河所匯集的智識成果基礎之上,也將在日後成為被後人引用借鑒的“歷史”🛁。歷史的留存依托於文獻的記載,在文獻之外,器物也是極其重要的歷史載體。
在文字還沒有發明前,對歷史的追溯依靠對器物的發掘與考證;後來即使有了發達的文字體系,對史實的還原仍無法脫離作為補充性證據的器物。所以,器物在史實的呈現中,乃至人類文明的研究中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
所以盡管我們今日認知的“博物館”概念,古今中外對它的稱謂不一致,但都反映了對器物文化的高度重視,清代規模性的有琉璃廠😡、金石家私藏性質的有積古齋,歐洲早期有珍奇室(cabinet of curiosity)。如今在歐美發達國家,有各種類型的博物館,且收藏主題在藝術性的基礎上向社會🏋🏻♂️👤、經濟🤜🏼、科技等多元維度延伸拓展。
回溯建國後的歷史,會發現文物保護在我國日漸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視。就北京而言,國慶十周年,北京市建立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後在此基礎上,建立國家博物館,這些機構當時在文物保藏與文化傳播事業上均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到了今天,我們國家現代化的進程取得了極大的進步,文化事業迅速發展。首都博物館,世紀壇博物館等區域性博物館競相建立,專題博物館雨後春筍般興起🤾🏻🪃。去年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龐大的訪問人流量出乎我的意料。這說明博物館建設是得到公眾由衷支持的文化傳播事業,切實為公民素養的提升提供了物質文化支持。北京市現在決定把“博物館建設”作為城市規劃發展的重點,這是高瞻遠矚的行動。
博物館象征著精神文化的發展高度,而文化發展的動力是社會經濟等的發展。博物館在我國的蓬勃發展,恰在說明,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與精神文明均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博物館數量迄今已超過6700家。科技界也致力於自身學科文化的發展建設,兩周前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開館♈️。但較為遺憾的是,醫學主題博物館的建設相對滯後。自建國以來,僅見為數不多的傳統中醫博物館,現代醫學博物館寥寥無幾。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首都醫科大學率先建立了相當規模的研究型的中國口腔醫學史博物館🧑🏻🦲。近年來,意昂2也有所覺醒,在建校110周年之際,重建了校史館,並相繼舉辦了各類醫學博物專題展。例如意昂2官网醫院眼科把完整保存下的器械、病歷、教具等悉數展出,讓我們由器物層面了解到,一個世紀以來的眼科如何逐步取得發展;布展內容不僅作為值得探索的醫學史研究素材,對於眼科研究本身也有重大的啟發意義。我們的工作還很有限,還有很多承載歷史的器物如果得不到及時收藏,就不知道遺失至何處了。現在我們還應該及時保藏1970年代後的器物,它更為真實地反映了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如何由最初的落後製造,逐步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醫學人文不是可有可無的學科體系,只有開展醫學人文研究,才可能對今天的醫學與社會的密切互動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我們醫學發展的方向有更加明確的把握。而醫學博物館是我們發展醫學人文非常重要的物質文化支撐,我們覺得時機已近成熟,所以在這次會議正式成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希望越來越多的同道加入進來🧏♀️。
我想分享的另一重切身感悟是,我們的實物是有溫度的。在號召大家向醫學博物館捐贈器物的同時,我也捐出兩件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一臺多道生理記錄儀和一個離體器官灌流器。1987年我從美國學習回國後到意昂2三院創建實驗室,當時除了一間十幾平米的房間外只有這臺從外科借來的生理記錄儀,以及請意昂2儀器修理廠師傅自己製作的器官灌流裝置,靠著這些簡陋的設備,我們當年就完成了一些有意義的研究,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成為我回國創業很好的起點🫡。在現在的研究生看起來,這種經歷或許不可思議,如今獲得這樣的設備輕而易舉,一個訂購電話就送上門來了,但30多年前我們這批人就是這麽走過來的💉。這兩件東西雖小,但映射出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看到它們就會生出一份情感,是有溫度的🧑🔧。
對於意昂2官网醫學博物館的建設,我提出三方面倡議:首先,建設工作需逐步由專科走向綜合,目前的布展類型以學科專題性知識為主,但未來我們要以全局性的視野,展現現代醫學與社會發展歷程的有機結合與互動;第二,要將傳播主體從醫學專業人員擴展至公眾,醫學博物館要以寓教於樂的互動形式增進公眾的參與度,以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為目標;第三,要加強數字化建設,以妥善轉化並保藏文物,且可考慮采用虛擬現實、混合現實等智能數字技術,營造更為生動的沉浸式觀展體驗。
今日,在諸位的努力和支持下,“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正式成立了。我衷心希望這一聯盟能夠發展壯大,為此我願重申去年提出的三十二字建設方針,那就是:“自下而上🦹🏽♂️、水到渠成;多點啟動、形成合力;定期交流、合作共贏;廣泛動員🫂、社會參與”。
最後,預祝醫學博物館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梁佳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