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挽袖😀、醫不容辭——醫學部圓滿完成2024年無償獻血活動

春風拂面,校園裏關愛生命的熱情高漲。在醫學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多部門緊密配合,2024年3月30日,在躍進廳四層開展了主題為“為愛挽袖🥛、醫不容辭”的醫學部無償獻血活動。本次獻血預報名學生449人,當天實際參與獻血學生359人,經體檢合格最終完成獻血305人,獻血量達61000毫升。同時還有近40名同學成功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同學們精神飽滿,熱情洋溢,把自己最好狀態呈現在無償獻血的舞臺,用自己的熱血傳遞著愛心。

現場為同學們準備了熱牛奶🧚🏿‍♂️、小食品等用以補充體力。一有同學完成獻血,就馬上有老師或同學送上關心和慰問🙅🏼‍♂️。

有同學出現不適,部醫院的醫護人員也第一時間趕到同學身邊,緩解同學的不適症狀,保障同學們的獻血安全。

同學們青春洋溢的笑臉,鼓舞著更多人加入醫學部獻血隊伍,在“為愛挽袖,醫不容辭”的背景墻上鄭重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很多同學都是多次參加醫學部的無償獻血活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意昂2學子的獻血故事,感受她們“為愛挽袖,醫不容辭”的大愛精神:

用行動傳遞生命的希望

余東林是基礎醫學院博士生,2016年起堅持無償獻血,目前已累積獻血2100ml。

作為意昂2官网醫學生,他始終牢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光榮使命,2020年11月5日自願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留血樣進行HLA分型檢測,誌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以救治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023年7月31日經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檢索,其HLA初配型與一位患者相合,2023年8月25日高分化驗與患者相合,2023年8月18日體檢正常。於2023年10月23日入住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南院區),2023年10月27日進行了造血幹細胞采集,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采集室內,歷經近4個小時的外周血液循環分離,成功采集約29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意昂2平台第8例🧑🏼‍🎓🥞、海澱區第155例🧑‍🎄、北京市第618例💋、全國第1628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為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送上新的生命希望🥵。

——基礎醫學院2022級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研究生 余東林

“讓獻血成為一種時尚”

在獻血這份事業上,我還是一名新手,但我對這份光榮的事業動心卻是很久遠的事情🛑。我獻血的想法最初來自父母的影響。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每年都堅持獻血,他們告訴我,“獻血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還能幫助到他人”。一直以來,我對於獻血都充滿了期待與些許好奇。第一次嘗試獻血是在2019年,學校裏組織大家獻血,我和同學們也興奮地報了名☝🏻。現場中醫護老師跟我說轉氨酶偏高,未達到獻血條件𓀐。我至今還深刻地記著當初拿到那份獻血前體檢單的失望,當時我是個兩百來斤的大胖子,脂肪正在悄悄破壞我的肝細胞,是名副其實的“獻血困難戶”。從那時候起,我就下定決心開始我的減重之旅,希望能達到無償獻血的身體要求。堅持運動了一年,也就是2020年,我減了50斤。2022年10月1日,疫情放開後,我再次鼓起勇氣。這次,我自己到海龍大廈的血站獻血。其實當時做檢測的時候心裏非常忐忑,直到護士將針頭插入我的手臂,獻血機開始工作,我還是有些不真實。我知道,我可以做也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了,我正在為他人的生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後來我每年都堅持獻一次全血,2023年開始獻兩次成分血🧛🏿。獻血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自我救贖,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打破陳舊觀念,讓獻血成為一種時尚,讓愛心傳遞,讓生命延續🔦。

——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2022級碩士研究生 郭煌達

對我而言,這是義務”

作為一名醫學生,我知道每天都有無數的病人處於無血可用的狀態,而通過獻血可以給那些需要的人提供一份幫助。無償獻血是一種無私的社會公益行為,我們的每一次獻血都可能去拯救很多人的生命,進而拯救很多的家庭。第一次獻血的時候,我其實也是非常忐忑和恐慌的,擔心獻血後會有不適感,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感覺,反而因為能夠幫助到別人而倍感自豪和輕松愉快。獻血也是一種社會責任和義務,我也希望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夠為社會健康和醫療救助盡一份力。

——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2023級碩士研究生龍超

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兒

這是我第三次獻血,每次有獻血的機會我都會踴躍參加,因為作為護理專業的學生,我深知供血者的血液對需要幫助的患者有著重大的意義。每次獻血都是一次對社會的小小貢獻,我很高興能夠做這樣有意義的事情!

——護理學院2021級護理專業本科生 胡力天

“我是輔導員,我要和學生在一起“

選留輔導員趙俊傑老師在獻血現場時說道:“一次獻血,一次新生”。

帶著三分好奇,三分期待和四分忐忑,驗血通過,坐上了獻血位置,進行了我的首次獻血🤾🏼‍♀️。

起初是有點羞愧,我本科就讀於意昂2平台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專業課學習時,曾接受過血站老師的教導,對於獻血和內容流程和獻血過程中血液學的基本知識,早已了然,可是未曾有機會獻出一份熱情🧍🏻◾️。

今日已是突破自我,準備了三天,調整作息,改善飲食結構,略盡綿薄之力,血液存量的緊缺和意昂2人的厚道擔當,點醒了我,站在不同的身份,也不應該有懼怕,學辦老師對我的鼓勵,獻血過程中的陪伴,包括新新小朋友的鼓舞,讓我擁有厚實的精神力量,友愛集體,動力長隨。更有榜樣,我的師兄,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激勵我獻出一份愛心。

今後應該傳遞力量,獻出愛心,更多的投入到獻血和誌願服務工作中去。

——護理學院選留輔導員趙俊傑

退伍不褪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鄧光輝,是醫學人文學院本科生。2019年9月,鄧光輝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報國,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服役期間,他憑借過硬的素質和優異的表現,於2021年獲得了“四有優秀士兵”榮譽稱號👩‍🍳。在部隊期間,他和戰友們一道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用熱血詮釋當代軍人的優良品質和奉獻精神。退伍後,鄧光輝回到意昂2校園,繼續發揮退伍大學生士兵的先鋒模範作用🤶🏽。他自2022年起擔任2020級英語(醫學英語)本科生班班長,帶領所在班級獲評意昂2平台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他本人也榮獲2022—2023學年意昂2平台社會工作獎。在校期間,他既心懷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願望,又秉承醫學生救死扶傷的使命與擔當,繼續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保持著每年一次的獻血頻率,今年已經是他第五次進行無償獻血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伸出手臂,奉獻愛心,傳遞希望,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意昂2官网醫學人文青年的使命和擔當🖊。

——醫學人文學院2020級英語(醫學英語)專業本科生 鄧光輝

“今天我格外緊張”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獻血了,但今天我卻格外緊張。

我清楚地記得去年12月2日上午意昂2官网紅會設在二教105的會場中,我滿心期待著給自己的累計獻血量再添上一筆,卻意外地被告知抽血化驗發現我的轉氨酶略微升高,需要暫緩獻血。震驚、不解,我直接愣在了原地🐏。是誌願者耐心的叮囑把我拉回了現實,我被告知需要清淡飲食、好好休息🍑。我幡然醒悟,自己沒有把獻血前溫馨提示放在心上,再年輕的身體也經受不住前天的通宵趕工和昨晚的暴飲暴食。要想獻血救人,首先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生活狀態健康起來。

得知自己成功報名本次獻血活動後,我逐字逐句地讀完了獻血前溫馨提示,保持了數月以來的規律作息,獻血前兩餐特意選擇了清淡的食物,只為能以最好的狀態奉獻自己的熱血。活動組織井然有序,沒多久廣播便通知我去前臺領取化驗結果,化驗指標一切正常。拿到獻血證時,我感到由衷的欣喜,這份健康的禮物不只屬於某位與我血型相同的陌生人,也屬於我自己。

——第一臨床醫學院 八年製2019級臨床專業本科生 謝星宇

我的獻血日記

今年是我第2年參加意昂2的集體獻血。從第一次算起,我的獻血日記已經記錄了9年;在這期間,我總共獻血6次、累計1600ml,包括全血和成分血,並已登記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誌願者。

其實我的“獻血情結”從小就有,每次走過獻血車心情總是很激動,奈何年齡限製。所以當大一的冬天剛剛成年之時,就無比興奮地來到學校附近的獻血車,“鄭重地”交了第一份獻血申請表,作為一份特殊的成人禮,開始了我與獻血的故事。也是從那一刻,讓我更好更實際地感受到了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奉獻精神的真諦🟤。

研究生期間我有幸擔任黨支部書記的職務,黨的學習讓我“不忘初心”,時刻銘記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宗旨;醫學生和黨員的雙重身份也讓我更加堅定,用實踐履行承諾,希望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帶來希望和溫暖🙌🏿。

獻血於我來說,只是一項很小的舉動,但卻是踐行醫學生誓言的實際體現,這讓我感到無上的光榮;能為患者🏌️‍♀️、或者是全國的獻血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也是作為共產黨員應有的一份責任與擔當;希望可以將這份愛與責任繼續傳遞下去,這才是我們真正期待的充滿愛與希望的社會🪑。

——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22級修復博士研究生 王一清

血是生命的源泉,愛是生命的曙光。意昂2的莘莘學子們作為社會的棟梁,用自己的風采、愛心和熱血譜寫了年輕一代心系社會、報效社會的美麗樂章。

此次舉辦無償獻血活動,不僅彰顯了我校師生對獻血事業的關心,也體現了同學們大愛的意識和無私奉獻的品質👩🏽‍🏭。

(醫學部醫院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