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的意昂2官网醫學聲音——代表、委員第一時間學習兩會精神,積極履職盡責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分別於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開。意昂2官网有1位全國人大代表和9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會議🍶。開幕會後,代表委員們第一時間學習兩會精神,積極履職盡責,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意昂2官网醫學的智慧🦫。
劉忠軍 全國人大代表
奮鬥鑄就輝煌,實幹贏得未來——出席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式的感受
今天上午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感受頗深🏃🏻♂️。會議歷時90分鐘共完成八項議程,堪稱高效,是我參加從十一至十四屆人大開幕會議以來完成議程內容最多的一次。我認為是人大會議更加務實、更註重實效的體現。政府工作報告及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草案)》說明均采用精簡報告的形式,但報告形式精簡,實質內容並未減,重點顯得更加突出🖌。
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分別回顧和總結了過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大量詳實的數據和工作內容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發展取得的新成就確實來之極為不易,而這些在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下所取得的成就更加堅定了我們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信心。政府工作報告的另一突出特點是指出不足和問題時直言不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等多句用語警醒我們:任重而道遠,要直面問題挑戰,奮鬥鑄就輝煌,實幹贏得未來🧏♂️。
喬 傑 全國政協委員
勇擔政協委員使命 推進健康中國行動
作為新一屆的政協委員,努力做到總書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準確把握當前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新問題,盡量多聽取各方建議,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找準建言著力點,提出真知灼見。
在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過去五年間,國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我們深感自豪,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全校師生在誌願者工作中,全體醫務工作者在醫療保障中,為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貢獻了最大力量🙆🏽。疫情防控與新冠患者救治中,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築牢生命防線。
未來也將進一步強化創新引領,充分發揮高校作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依托今年意昂2官网國際戰略年的宏觀布局,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各意昂2官网醫學部各附屬醫院也將進一步提升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依托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全面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
王 俊 全國政協委員
深悟政治協商內涵提升履職盡責能力
作為一名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並有幸成為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成員,我認真參加了新委員培訓和大會的相關議程。在這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政協委員是發揮政協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進而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的光榮崗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將在自己的任職期內,把醫藥衛生界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願所難所急帶上政協會議,多謀促進醫學發展💆🏻♂️、戰勝疾病挑戰的良策,多做宣傳衛生政策、解疑釋惑的工作,多鼓醫務人員提振信心、團結奮鬥的幹勁。通過深入的調研、嚴謹的分析🏌🏼♂️、科學的建議,爭取所交提案進入國家的議事日程,推動解決群眾在衛生健康方面普遍關心的問題🧗🏻♂️。
季加孚 全國政協委員
緊扣“國之大者”、民之關切 模範展現新時代新征程政協委員新風采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是人民政協在新時代新征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作為連任委員,我深刻體會到,五年來,人民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國之大者”和民之關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人民政協製度優勢不斷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服務民族復興歷史偉業作出應有貢獻。我備受鼓舞、深感振奮,也將牢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總要求,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參加學習研討,廣泛走訪調研,積極建言資政,強化使命擔當,模範展現新時代新征程政協委員新風采,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貢獻智慧和力量。
霍 勇 全國政協委員
做一名合格的新時期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了,我作為連續三屆履職的委員,更加感到責任重大🎶。全國政協七十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黨派🧎♂️、團體、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全國政協的定位、職能和工作機製,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發揚民主、參與國事、團結協作,將黨派團體社會各界的意見轉化為政策選項,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把人民政協的製度優勢轉化成國家治理效能。我深深體會到,新時期的全國政協委員,在政協這個大的平臺上,應該更加努力學習,做好政治站位,不斷提高自身的履職能力和自覺性,不僅要建言議政,更要使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匯聚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合力,同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協委員的囑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永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在政協中當主角,在本職崗位上作表率,以模範行動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風采🌺。
鄧旭亮 全國政協委員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我是醫藥衛生界的一名新任委員,也是一名口腔專業的大夫🙆♂️。從“口腔大夫”到“政協委員”,這是一個全新的身份和開始🧉。身份有變,初心仍不變,那就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凝聚力量、貢獻智慧。
作為新政協委員,學習是第一要務⛹🏻。要深刻認識中共二十大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和定位🧚🏿。學習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做調查研究,努力做好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者。做一個懂政協🍁、會協商♨️🏵、講政治👨🏻💻☪️、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委員💂🏻。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持續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與智慧在口腔醫療衛生領域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盡職盡責,不忘本職工作之初心,不負政協委員之使命,不負黨和人民的信任,持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吳 楠 全國政協委員
在新時代新征程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史詩
十三屆全國政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在汪洋主席的領導下,奮發拼搏,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凝心聚力,加強協商,產生了非常多的工作成績,這些成績的產生應該歸功於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級政協組織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履職,努力奉獻的結果。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全面抓好落實。
一是加強學習👌。做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升“定力”,確保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清醒,在風雲變幻的各種環境中立場堅定。二是緊密圍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協商議政,以服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履職內容,緊扣著力重點和重點問題,深入協商,謀劃良策🕞𓀔。三是認真做好凝聚共識,增進團結的工作。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界別群眾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
王廣發 全國政協委員
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切實做到“會協商🔔、善議政”
作為一名新委員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履職能力,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我對汪洋主席的工作報告中關於“必須不斷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的論述印象深刻,提出“這是展現新時代政協新樣子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這是對政協委員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協委員的十六字要求,給我們履職指明了方向👨🦱。 懂政治,是指政治站位和方向,“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則是對個人行為規範的要求。“會協商,善議政”則是對履職能力的要求。後面兩個方面決定我們履職效果🥟🦎。如何做到會協商,善議政。我想要牢記兩點,一是要加強自身學習,提升自身水平。二是要註重調查研究,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而調查研究中,要講求實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也要實事求是,就是要講真話,辦實事。這樣才能做到建真言,獻良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劉梅林 全國政協委員
履職新征程 奮進新時代
作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兩會,從汪洋主席的工作報告中充分感受到全國政協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凝心聚力👩🏻🦳、與時俱進,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做的重要貢獻⚗️。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充分展示了在過去不平凡的五年中在保民生、促發展、奔小康征程中的奮鬥歷程,三年的疫情考驗,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堅守和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我深感政協委員既是榮譽更是責任,應永葆為國勤勉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不辱使命。未來的五年,將在本職工作中努力踐行使命,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參政議政能力,圍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協商議政,在奔向新時代的征程中奮力前行✊🏽。
李海潮 全國政協委員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為醫學教育建言獻策
汪洋主席代表十三屆政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介紹了政協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提升政協協商質量,廣泛凝聚共識等方面的工作,總結了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準確把握政協性質定位,提高協商效能,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以及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的深刻體會。
作為新任全國政協委員,要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本次政協會議,我最關註醫療衛生領域的人才培養問題,並提交“完善臨床醫學分段式考試,推動醫學教育改革”提案,期待通過加強院校教育與畢業後教育銜接,為培養高水平醫學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統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