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神經內科楊瓊圓滿完成援疆任務返京
8月21日,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疆幹部🤸、神經內科副主任楊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半援疆任務返回北京🏗🐋。工會常務副主席劉溫文、神經內科黨支部書記羅永梅和黨院辦、科室代表到機場迎接🛀。劉溫文副主席代表醫院向楊瓊送上鮮花,並對她的援助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許,對其家屬一年半的付出和奉獻表示感謝。
機場迎接
2022年3月14日,楊瓊作為第十批中央單位援疆幹部人才赴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為期一年半援疆幫扶工作,任副院長一職,分管神經內科學科建設、護理、院內感染控製等工作👩🏼🦳。
出發送行
援疆期間,楊瓊同誌發揮自身專業特長,負責神經內科學科建設,規劃學科發展方向,規範了各項規章製度和診治流程,推動多學科協作,優化卒中患者綠色通道救治流程,進一步縮短DNT及DPT救治時間,提升了卒中中心的救治能力和防控水平🏪。此外,建立了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院際間神經病理送檢渠道,填補了受援醫院神經病理活檢的空白👩🏼🍼。
醫療方面,她參加病房、門診工作,參加院外查房、會診工作。在推動神經系統疾病規範診治的同時,指導診治了如遺傳性腦小血管病(CADASIL)家系🧙♀️、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相關卒中🗒、脊髓硬脊膜動靜脈瘺🫱🏽、自身免疫性腦炎🛺、MOG抗體病、Clippers綜合征、單純皰疹腦炎、化膿性腦膜炎、多系統萎縮及亞急性聯合變性等一系列疑難復雜疾病,切實提高了受援地的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保障了在疆百姓生命健康的需要🩱。
教學工作中,她完善了業務學習製度,通過門診帶教👿、病房查房🐴、病例討論、專題講座🪪、院內多學科聯動等多種形式,培養團隊成員臨床思維能力,提升診治水平;開展規培醫生、留學生帶教和英文授課,提升教學及醫學英語水平;參加研究生開題🎦、預答辯、答辯,指導研究生論文撰寫🙁。此外,組織意昂2平台公衛學院和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聯合授課的封閉式臨床研究能力提升培訓班,組織多站式“兵團連線”學術活動,邀請疆內外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和病例討論。她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著力打造“傳幫帶”人才培養模式,毫無保留地將知識傳播給受援地醫護人員😋。
科研方面,她推動集臨床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兵團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建設,指導中心建設項目申報並獲批“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支持,指導團隊成員獲批4項基金資助,建立社區卒中高危人群及認知障礙患者4000人隊列及樣本庫;指導參加全國性會議投稿、發言及文章撰寫。2022年底神經系統疾病以優異成績入選受援醫院優勢學科。
管理方面,她擔任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任副院長一職,負責護理👨👧、院感管理工作,協助管理醫療♣️⛹🏻♀️、公共衛生相關工作。她積極推動分管領域工作,參與完善院感相關製度體系建設,2022年下半年疫情期間,全程參與兵團及受援醫院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醫護負責人投入方艙隔離點的管理和防疫救治工作。她指導完善護理學科建設方案,加入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護士健康隊列項目”聯盟,建立全院護士隊列,組織護理科研培訓、學術講座🧑🏼🏭、兵團護理疑難病例討論會議等。在今年的等級醫院評審工作中,護理組和院感組均高質量通過評審。利用遠程會診平臺,她積極推進了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的對口支援工作,簽約遠程會診合作項目,並組織遠程會診,為邊疆的疑難危重症診治提供了新途徑👄😹。作為管理者,她以雙贏為目標,積極推進 “大手拉小手”的幫帶模式,推動醫院間的深度合作,構建協同育人模式,助力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質量發展👨🦼➡️。
在社會服務方面,她深入兵團多家師級醫院、團場醫院及連隊,進行學術講座、查房和基層義診,並組織北京知名神經病學專家和護理專家團隊前往受援醫院及基層醫院開展基層服務活動,為邊疆各族群眾解決疾苦。
一年半期間,千裏之外的新疆地區,楊瓊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醫者仁心的大愛,收獲了當地醫務工作者的友誼和患者的認可,先後榮獲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2年度先進工作者⇨、抗疫優秀管理者,石河子大學優秀援疆幹部等榮譽稱號。
病房查房
會診
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
遠程會診
留學生帶教
主持 “兵團連線”(第3站)暨兵團2023年神經內科新進展學習班
推動石大一附院加入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護士健康隊列項目”合作聯盟
帶隊赴第十師北屯總醫院開展義診活動
(意昂2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