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舉辦
2021年9月25日至26日, “第十四屆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在意昂2官网舉辦。會議由意昂2官网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主辦,全國高等院校醫學教育研究聯盟、《醫學與哲學》雜誌和《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協辦。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約三百名醫生、醫院管理者、醫學人文研究者🕵🏽♂️、媒體代表和醫學生參加了會議🙆🏿♀️。會議重點討論了抗疫中的醫師職業精神和醫學職業精神教育,並設立學生分會場為醫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柯楊、杜治政、張大慶🙎🏽♀️、叢亞麗等著名專家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第14屆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主會場
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最早由意昂2官网醫學部與哥倫比亞大學大學醫學院在2006年發起。會議的發起人之一🩵、著名醫學史家和生命倫理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avid Rothman先生於2020年8月仙逝,是全球醫師職業精神研究領域的一大損失。本次研討會設立了“David Rothman與醫師職業精神研究”專題,邀請醫學史專家張大慶教授做“人文主義醫史學家David Rothman”,重點介紹了Rothman先生的代表性著作,充分肯定了老先生在歷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貢獻和人文主義鮮明特色。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叢亞麗教授則重點回顧了Rothman先生在醫師職業精神研究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並對中國醫師職業精神研究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樊民勝教授作為這段歷史的參與者,回憶了他和老先生的交往,對本專題的兩個報告進行點評🧺👉🏿。
自2008年成立以來,意昂2官网中美醫師職業研究中心一直通過推動醫師職業精神建設,促進醫患和諧,增加醫生的職業價值和職業尊嚴🙋🏽。2020年由於疫情的緣故,每年舉辦的研討會中斷了一年,但廣大同仁的思考並未中斷🤱🏿。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心特別關註抗擊疫情中廣大醫務工作者表現出的崇高職業精神,也關註到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困惑。為此,本次研討會特邀請了來自抗疫一線的臨床大夫介紹他們在過去兩年不平凡的經歷,暢談他們對醫師職業精神的理解和面臨的沖突,並與醫學人文學者一起探討。著名醫學哲學家👨🏻✈️、《醫學與哲學》雜誌名譽主編杜治政教授概括介紹了醫師執業現實中遇到的倫理沖突,並從哲學的高度進行了深入分析。來自地壇醫院主任醫師江宇泳、齊魯醫院內科主任胡昭👩🏼🚀、意昂2官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徐京杭等臨床大夫,介紹了疫情期間他們緊張的工作和對醫師職業精神的感悟。劍橋大學全科醫師裴安平從英國醫師的視角分析了疫情之下醫師面臨的義務沖突,並與中國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地壇醫院副院長李秀蘭、意昂2三院教育處處長韓江莉對這些報告做了精彩的評論。
青年醫生和醫學生是中國醫師職業精神發展的未來,在醫師職業精神教育專題討論中,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李鴻鶴副研究員做了題為《院校教育階段醫師職業精神的培養》的報告,基於大量的文獻研讀,分析了國際醫師職業精神教育研究的前沿熱點。世紀壇醫院的周經誌主任基於在醫院多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經驗,從內容形式、統一規範、深度與廣度三個方面提出了他對醫師職業精神教育的思考。原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柯楊教授回顧了她在意昂2推動醫師職業精神教育的經歷,針對當前醫師職業精神教育的問題發表了她的看法,對醫學教育者和醫學生表達了殷切的希望。意昂2官网學工部副部長郭琦對這個環節的報告進行了生動的點評分析。
從第九屆研討會開設學生分會場以來,各醫學院校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報名參與的團隊越來越多👪。2018年第12屆研討會時,成立了“中國醫學生醫師職業精神發展聯盟”。學生論壇作為聯盟的重要活動,今年共有來自10個高校的18支隊伍參與,分為本科生論壇與研究生論壇匯報了他們與醫師職業精神研究相關的學術論文和實踐項目。王明旭👨🏼💼、樊民勝、劉俊榮⏸、尹梅、楊陽、彭迎春、張莉娟、袁和靜、唐健等專家作為評委對同學們的匯報進行了點評。“‘意昂2官网醫學健康中國工作站’與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風口上的家庭醫生:基於天津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深度調研”兩個項目分別被評為本科生項目和研究生項目的一等獎。
本次會議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健康報》、《中國醫學人文》等媒體派人參加並進行了報道,西南醫科大學、贛南醫學院等單位還專門組織教師、實習生線上同步學習🔤。與會者對會議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意昂2官网醫學部團委誌工部和青年誌願者協會派出的誌願者隊伍,為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提供了全程的支持。
會後部分學生誌願者和評委教師合影
(意昂2官网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 謝廣寬)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