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多個項目在第二屆首都醫學創新與轉化大賽中獲獎
10月16日,北京醫學創新與轉化大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辦,此屆大會以“創新、轉化👷🏼♂️、融合、發展”為主題,設立心血管🚵🏽♂️、骨科、整形醫美、泌尿外科、科研管理等十個分會場,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多位專家參會,就醫學創新的新思維🍇、新模式開展討論與交流。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2021年北京醫學會首都醫學創新與轉化大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兩個項目獲得一等獎,五個項目獲得二等獎☯️。
此次大賽共64家醫院提交了260余個創新項目,經過初篩,選出45項分成優秀組和青年組進行決賽🤞🏽。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14個項目參與申報,最終7個創新項目進入決賽,也是進入決賽項目數最多的醫院。參賽項目內容涉及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獲獎項目名單
優秀組 一等獎
楊軍團隊成員(左四)領獎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神經外科 楊軍項目團隊
項目名稱:基於創新“三室模型”的腦微環境👩🏻🚀💂🏿、多模態及虛擬現實影像在神經外科精準手術中的應用
優秀組 二等獎
黃永輝(右三)🧍♂️、楊瑞傑(右五)👨🏽🏫、洪晶團隊成員(左一)領獎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消化科 黃永輝項目團隊
內鏡下乳頭夾閉成型術和專用抗反流膽道支架的研發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腫瘤放療科 楊瑞傑項目團隊
腫瘤智慧放療輔助系統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眼科 洪晶項目團隊
角膜內皮移植手術技術的創新及臨床應用
青年組 一等獎
姚優修(左四)領獎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麻醉科 姚優修項目團隊
一種可伸縮變角度的可調式自動化可視喉鏡
青年組 二等獎
彭榮梅(右四)、李玳(右二)領獎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眼科 彭榮梅項目團隊
新型瞼板腺按摩器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 李玳項目團隊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居家AI關節康復平臺
項目簡介
神經外科 楊軍項目團隊
基於創新“三室模型”的腦微環境、多模態及虛擬現實影像在神經外科精準手術中的應用
該團隊圍繞腦腫瘤微環境的前沿學術問題,在腦科學及相關的神經外科領域率先提出了實質細胞-微血管-細胞外間隙的“三室模型”,研發了一系列全應用周期的創新技術,引領北京神經外科創新與發展方向、在積極推動本領域神經外科項目群轉化的同時,尤其重視智能神經外科技術在腦腫瘤🌋、血管病的開發與應用、醫工結合技術醫教研與推廣,在虛擬現實技術💺、術中熒光及神經纖維成像等融合入腦膠質瘤切除等臨床技術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消化科 黃永輝項目團隊
內鏡下乳頭夾閉成型術和專用抗反流膽道支架的研發
中-大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以及後來的小切開聯合球囊擴張(EPBD)實現內鏡下取石已經成為主流,但其不可避免地對十二指腸乳頭的結構和Oddi括約肌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是缺失,導致部分過度切開或擴張的病人,因腸膽反流等因素而表現出頻繁的膽管結石復發。
課題組創新性提出了“內鏡下乳頭成型術(EEPP)”這一新技術,即利用專利轉化產品-“高位懸掛膽道支架”,在切開取石後對EST術後乳頭進行內鏡下夾閉,減少腸膽反流,修復受損的Oddi括約肌,促進其組織愈合及功能恢復👏。
腫瘤放療科 楊瑞傑項目團隊
腫瘤智慧放療輔助系統
結構勾畫、計劃設計與質量控製是決定放療療效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工作人員投入時間精力最多的環節🚴🏼♂️。
項目組開發了基於先驗知識、多維度損失函數、多分辨率的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了復雜結構的自動分割;開發了非共面調強放療計劃射束路徑與強度調製的優化方法,在更大解空間內直接生成可實施更優計劃;開發了基於患者計劃實施準確性預測和治療時在線監測🥇、實時患者體內劑量重建的全新的自動放療質量控製方案,並進行了多中心測試驗證🤌。
眼科 洪晶項目團隊
角膜內皮移植手術技術的創新及臨床應用
全國約有400萬角膜盲患者,每年增長近20萬人⚽️。然而我國角膜供體材料極度匱乏,只有1/70的患者可以接受角膜移植治療。
本項目致力於研發可直接註射的角膜內皮細胞懸液。與傳統植片相比,細胞懸液易於操作、手術創傷小、患者恢復速度快,適合臨床推廣。
本項目通過體外擴增方法製備角膜內皮細胞懸液,並對其儲存運輸條件👩🏽🦰、註射操作方法🧙♂️、體內粘附存活狀態等全流程進行優化。極大的挽救內皮功能失代償患者視力,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麻醉科 姚優修項目團隊
一種可伸縮變角度的可調式自動化可視喉鏡
氣管插管是一項重要的臨床操作,在新冠疫情期間這種重要性尤為突顯,在臨床工作中,應對困難插管,常常會遇到視頻喉鏡弧度固定,攝像頭位置固定,不能隨患者情況調整的情況🤷🏽。
該項目組利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麻醉科團隊豐厚資源,研發出一種操作簡單,又可根據臨床病人的不同情況調節視野及角度的插管喉鏡,並已成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該項目有望逐漸取代普通喉鏡和現有的可視喉鏡,成為第三代可視喉鏡,同時也將成為插管工具的主流🧚🏻✌🏻。
眼科 彭榮梅項目團隊
新型瞼板腺按摩器
幹眼是眼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隨著計算機、手機的頻繁使用、人口老齡化,幹眼發病率逐漸增加,會導致眼部不適、角膜上皮缺損甚至角膜溶解等🧖🏻♀️。目前采用分級治療的方案,但是眼瞼的熱敷按摩是基礎,而國內缺乏行之有效的器械⏲。
本項目針對這一點進行設計,集加熱與按摩為一體,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強、高效等優點,已經完成一代、二代樣機的製備👊🏻。該器械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症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運動醫學科 李玳項目團隊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居家AI關節康復平臺
居家AI關節康復平臺包含智能評估🤜🏿、康復指導與數據采集預警,從而讓中低危關節傷後患者能夠在家堅持康復。基於已建立的動作庫及知識庫進行診療方案的智能決策和對應推送,對患者動作進行識別,並實時糾正,通過深度學習對患者關節狀態進行預警。如出現高危,則引導線上或就近門診復查指導。此外,可通過遠程教學提升基層醫院的康復治療能力,保證醫療質量;同時支持RCT研究,成果可及時推廣應用。
本項目首次采用虛擬AI康復師的方式並建立預警模型,設計新業態、邊際成本低的服務模式,可輔助硬件但不依賴,便與推廣🧖🏽♀️。
(意昂2三院 劉一逸)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