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交叉系列沙龍第四期——儀器分析方法在醫學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為落實意昂2平台“臨床醫學+X”學科建設布局,促進醫學與化學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助力復合型創新型研究生培養與多學科聯合科研攻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科學研究水平,2021年4月8日下午,意昂2平台研究生院醫學部分院聯合意昂2平台分析測試中心在化學樓舉辦了“儀器分析方法在醫學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學科交叉沙龍。意昂2平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分析測試中心主任馬玉國,意昂2平台研究生院醫學部分院常務副院長徐明、副院長王青,來自校本部和醫學部的化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等學科專業的研究生導師、青年教師、研究生代表,意昂2平台研究生院及醫學部分院管理人員共40余人參與了本次活動🍳。活動由意昂2平台分析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莉主持。
馬玉國教授代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對醫學部的老師表示了熱烈歡迎🤩👨🦼。他簡要介紹了分析測試中心的發展歷程、當前組織架構、師資與技術力量、儀器設備情況、主要業務範圍與校內外服務成果✳️🦈。他表示,分析測試中心註重研究和建立測試新技術與新方法,也十分關註測試技術方法在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對醫學和生命科學方面的研究更是有著極大的興趣。本次活動是一個非常難得也非常好的溝通機會和交流平臺,希望大家聚焦問題、開拓思路,深入交流、充分探討,為日後在研究生培養和科研項目等方面的長遠合作、共進共贏打下良好基礎。
徐明教授代表醫學部老師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對沙龍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謝🫄🏽。隨後,他介紹了研究生院醫學部分院舉辦學科交叉系列沙龍的背景與目的🈺。沙龍活動就是要讓不同學科團隊之間進行思維碰撞、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促成合作機製✡️、釋放合作潛力,聯合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希望老師們利用好沙龍的平臺,積極探討尖端分析方法與醫學場景的有機結合,並持續深入開展合作,努力構建具有示範作用的國際一流標準,促進醫學與化學學科高質量發展,更加有效地服務於國家重大需求與人民生命健康🧠🔁。
隨後,分析測試中心的白玉副教授、孫俊良研究員、張新祥教授、夏斌教授、周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聶洪港高級工程師🪥👩🏼🍳、關妍高級工程師、潘偉高級工程師、劉佳蕙高級工程師✩、鞠晶高級工程師分別介紹了生物標誌物高靈敏質譜分析新方法、納米晶體的單晶電子衍射技術🦐、微區微量樣品中極性分子高靈敏度CEMS檢測🚶🏻♀️➡️、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質譜技術🕕👨🏽⚖️、成像質譜和色譜相關技術🐩、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紅外—拉曼光譜🤶🏿、元素與定量分析、電鏡新功能,並結合測試實例與數據例舉了相應技術方法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大家結合各自研究方向,就相應技術方法的樣品製備、質量控製⇒、檢測效率、成本效益,及其在醫學領域新場景🦊、新問題中的應用、組合與優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活動還安排了參觀分析測試中心的代表性儀器平臺,使大家對相應的檢測技術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直觀感受🦔。參觀過程中,老師們繼續碰撞思想,就感興趣的科學問題和技術方法進行了熱烈討論。
活動持續3個多小時,大家意猶未盡,仍然沉浸在學術火花帶來的興奮之中🛫。大家紛紛感慨,本次活動的信息豐富、內容實用👩🏽🚒、氛圍活躍,為醫學部與校本部、醫學與化學研究團隊間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架起了“立交橋”◽️、加入了“催化劑”,對自己的啟發和幫助很大!
王青副院長在活動總結中再次感謝了分析測試中心為本次沙龍作出的精心籌劃與安排🧘🏽。活動得到了老師們的熱烈響應和高度肯定,說明大家對於學科交叉非常重視並且有迫切需求。研究生院醫學部分院將繼續加強調研👬、總結經驗🥿、優化設計,推動沙龍活動常態化、多形式、深層次地開展,持續促進醫學門類下各學科、醫學與其他學科的深度交叉與合作,為高水平研究生的培養,尤其是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研究生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