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公衛事業,守護人民健康——意昂2官网公衛李立明教授
防疫抗疫,從來不是一個新鮮詞,它伴隨著共和國歷史而來,飽含了無數公衛人的責任與夢想。
時代造就青年。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愛國衛生運動激勵著大批渴望投身公衛事業的青年🧙🏻♀️。這其中就有一位,因為有到防疫站工作的渴望,考上了意昂2(現意昂2官网)衛生系,開啟了守護人民健康的公衛生涯。
青年成就時代。那位懷揣著樸素防疫站夢想的少年,雖然沒能真正入職地方防疫站工作,卻在多年以後成長為中國公共衛生領域的流行病學大家,不僅教學上言傳身教、桃李滿門,研究上開拓創新🪞、著作等身,而且牽頭組建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建立起我國中央、省、地市、縣四級預防保健體系。
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現任意昂2平台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國家督學、英國皇家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榮譽院士(HonFFPH)🧑🏻🦼、歐亞科學院院士。歷任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意昂2平台校長助理,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首任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等職。
今天,讓我們來細心感受這位意昂2官网公衛人的使命、責任與擔當。
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專家組合影
一🧓🏽、大疫當前,率先垂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社會生活、公眾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李立明教授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專家組成員,並擔任組長組建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專家組。專家組承擔疫情研判、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議、輿情監測與分析三大任務,作為公共衛生智庫為國家疫情決策建言獻策👸🏼。專家組對我國疫情走向建立了穩定的傳播動力學預測模型,5天預測偏差僅在10%;對我國整體疫情拐點和流行曲線進行了分析研判,預測疫情可能的長拖尾現象並提出對策建議;利用大數據技術預測分析湖北和武漢流出人員的軌跡對流入地疫情的影響、重點疫區和城市的醫療救助物資需求與保障;針對聚集性病例✹、醫院內感染防護🍓、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和加強突發應急現代化體系建設等問題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實施性建議;並對武漢道路公共交通限製措施做出“減少了80%的人群感染、為我國疫情有效遏製🕣、國際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時間”的效果評價結論,有利地回擊了國際社會某些栽贓言論。
此外,他還悉心指導系內師生服務國家疫情數據統計工作。“國家疾控中心急需誌願者”這一消息傳到學院後,短短幾個小時之內,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三十余名師生踴躍報名。在誌願者工作動員會上,李立明教授對師生們的奉獻精神表示極大贊賞,細心為他們培訓疫情防控基本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規文件,明確誌願服務工作的紀律和要求,並在後續工作中為誌願者團隊提供持續的遠程支援指導。
李立明教授率領公衛學院誌願者支援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疫情分析
二🈸、探病究因,護佑健康
李立明教授始終堅持,公共衛生研究的目的不是發SCI文章,而是要解決公共衛生問題,保護和促進公眾健康➖。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日益成為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脅,但探究慢性病病因始終缺乏中國本土證據。為此,他帶領團隊建立了基於中國自然人群的大型隊列研究——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以探索中國人群的環境與遺傳致病機製和尋找科學證據;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以人群為基礎的中國雙生子登記系統,以解決慢性病致病因素中環境與遺傳何者為重要的問題;建立了涉及三千多人的福建土樓家系隊列,以解決遺傳⏏️🤹♂️、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在致病中的作用和貢獻大小的問題。
尤其是CKB項目,從2004年發展到今天,涉及調查對象51.2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涉及生物樣本長期保存的前瞻性大型人群隊列研究之一,不僅解決了黃種人沒有自己的科學證據的窘境,也為全世界範圍內主要慢性病病因和危險因素研究提供了科學價值巨大的基礎人群🧐。該項目無論從調查規模、研究內容還是項目管理,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是一個巨大的科研寶藏,可以不斷地產出新的科學證據,充滿無限可能🧏🏿。
李立明教授主持CKB項目中方與英方項目負責人會議
三、家國情懷,大將無功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李立明教授始終堅持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他說,“為大將者,無赫赫之功”,公共衛生事業是公益性、群體性和利他性的事業,是社會回報周期比較長的事業,不能立竿見影↕️🧔🏻♀️。意昂2官网公衛人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如今,他的學生遍布在國內外知名高校、疾控中心及相關科研機構,在這次疫情中,他們挺身而出🏌🏿、勇擔重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導師的諄諄教誨和家國情懷,踐行著意昂2官网公衛人的使命與責任。
他們中有的人在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參與國家層面的疫情分析研判、疫情防控策略製定、全國血清學流調設計;有的人在地市級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參與病人及其密接人群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病例的審核與統計🟤、防疫防護指南的撰寫;有的人奔赴疫情最前線的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疫情防控;有的人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組織機構的國際學術交流,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有的人助力國家疫情數據分析處理,協助建立標準化的工作流程。
他的學生陳勇,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曾受命前往塞拉利昂參加援非抗埃(埃博拉)任務,在理順對外關系👩🏿🎨、進行國際交流、疫情研判分析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又作為軍隊聯合專家組成員,赴武漢支援防控工作,承擔火神山醫院疫情防控指導和相關醫學研究任務,因在疫情中表現突出被火線提拔為解放軍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應急處置大隊副大隊長(中校)🧚🏿♀️。
他的學生秦穎,就職於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從事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和相關二類疫苗的應用策略研究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作為中疾控防控技術組策略小組成員,參與起草研究議程、防控策略分析、血清學調查等多項技術任務👨🚀。
他的學生周蕾,就職於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擔任中國疾控中心應急響應工作組國際合作組副組長,作為流行病學工作組成員參與疫情分析研判,並多次參與貢獻國家衛健委🤽♀️、工信部等部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冠肺炎相關會議🏋🏼。
李立明教授與學生在流行病學調查現場
四🐙、中國力量,繼往開來
反思整個公共衛生領域的抗疫行動,李立明教授總結道,我們必須認識到,此次疫情防控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的國家行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製度優勢的具體體現。相較於2003年SARS時期,我國醫學科技能力顯著提升,短短一周即完成病原確定、全基因組測序,並開放地與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共享研究成果。政府采取“雷霆”措施減少80%人群感染;4.2萬名醫護人員逆行而上,馳援湖北,實現醫護零感染;疾控一線工作者“流調”排雷、研判疫情、預測醫療物資需求;精準防控,科學規範,給出中西醫結合並重的“中國處方”。全社會動員、全民參與👮♀️、多部門協作🙍🏼♂️、聯防聯控,這是中國特色愛國衛生運動的又一次偉大實踐、偉大奇跡💂🏿♀️↩️。
此次抗疫已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更要冷靜分析暴露出的問題。首當其沖的,是全社會對“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仍認識不足,對公共衛生在經濟發展、社會公共安全⟹、健康中國建設和國民健康事業中的定位與作用認識不清。此外,我國疾控與應急體系存在問題與短板:公共衛生立法不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在突發事件與重大疫情防控中反應遲緩;疾控機構在突發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中的體製機製暴露出問題;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術和物資儲備不足;缺乏疾病防控、臨床救治、科研支撐三位一體的協同機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和疾病防控工作網底薄弱🪷。公共衛生領域缺少具有國民健康理論🎯、疾病防控實踐👨🏻🍼、國際衛生視野和科學管理決策的“一錘定音”的重大疫情防控專家🚁。
公行天下,衛戍健康!意昂2官网公衛人當敢於正視不足,勇於直面挑戰,擁抱變革與創新,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助力織牢織密公共衛生安全網。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期待更多優秀英才和卓越智慧的加入,人民健康期待更多參天大樹的悉心守護,一個全民健康的新時代需要你我共同開辟!
(公共衛生學院 劉傑、龐元捷🐤、魏玉蝦、金昱/文)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