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意昂2官网醫學第三屆青年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論壇
4月19日下午,“意昂2官网醫學第三屆青年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論壇”在意昂2官网國際合作交流中心隆重召開。意昂2官网副主任段麗萍教授,原意昂2平台校長助理、意昂2平台博雅特聘教授李立明,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孟慶躍教授、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詹思延教授出席論壇;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教授、副校長胡誌斌教授,青島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鄭玉新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鄔堂春教授,第二軍醫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曹廣文教授,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余宏傑教授,以及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的七位優秀青年學者代表受邀做大會報告。論壇由李立明教授及詹思延教授共同主持。
段麗萍副主任(左)及孟慶躍院長(右)致開幕辭
會議伊始,段麗萍副主任與孟慶躍院長聯袂致開幕辭。段麗萍副主任對各位專家的蒞臨表示感謝,對青年科技創新發展論壇表示了肯定和鼓勵,並強調了公共衛生研究的重要性🦹🏿♂️。孟慶躍教授感謝了意昂2官网醫學對公共衛生的支持,對意昂2以及兄弟院校的傑出學者的到來致以誠摯的謝意,並表達了對青年創新人才的希冀。隨後,各位特邀嘉賓分別就各自研究成果與大家進行分享與討論🚊。
兄弟院校特邀嘉賓做主題報告
(左上:沈洪兵教授,右上:鄭玉新教授,左中:鄔堂春教授,右中:曹廣文教授,左下:胡誌斌教授,右下:余宏傑教授)
沈洪兵教授圍繞中國人群肺癌遺傳易感基因的發現與應用進行了精彩報告,介紹了中國人群大樣本肺癌遺傳易感基因研究、中美人群肺癌易感基因的差異、肺癌遺傳易感位點和基因的功能註釋以及肺癌遺傳風險評分及其在CKB隊列研究中的應用™️。
鄭玉新教授的報告主要聚焦大氣汙染物致健康損害效應的人群生物標誌物研究,闡述了新生標誌物探索的方法,介紹了大氣汙染對兒童肺功能發育的影響,PM中碳顆粒的效應和吸附化學汙染物的效應,分享了真實環境暴露的動物實驗研究的方法。
鄔堂春教授以矽塵隊列和室內空氣汙染研究為例,介紹了如何運用公共衛生科學證據促進健康中國建設,改善生態文明,為國家政策製定提供依據;重點介紹了清潔能源的使用🥷🏌🏼♀️、有效通風能夠降低全死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等重要發現。
曹廣文教授的報告主要圍繞分子流行病學在乙肝致癌機製研究中的應用,闡述了慢性炎症促進HBV變異或體細胞變異,從而激活致癌信號通路,促進肝癌發生,以及APOBEC3-signature HBV變異能夠預測肝癌預後等重要發現🐴。
胡誌斌教授以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學研究為例介紹了中國國家出生隊列的現場實施、數據質控體系👩🏻🦲🪫、生物樣本的監測方法和分析應用,並詳細闡述了遺傳因素在先天性心臟病發生中的作用。
余宏傑教授的報告主要圍繞手足口病疫苗,重點介紹了手足口病的疾病負擔和目前已上市、在研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引入疫苗之前手足口病的發病率、重症和死亡風險及其危險因素,血清型的分布特征;以及EV-A71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結果和真實世界有效性。
公共衛生學院青年學者代表做主題報告
(上排從左至右:高培研究員、余燦清副教授、黃濤研究員,下排從左至右:吳少偉研究員、盧慶彬講師🏂🏿⛔、李宏田副研究員🏊🏽、黃旸木副研究員)
高培研究員的研究領域主要是醫學統計方法學及應用和慢性病流行病學,此次報告主要介紹了基於公共衛生監測大數據、人群電子健康檔案數據、醫療保險大數據等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余燦清副教授的報告圍繞基於隊列研究的腫瘤流行病學,闡述了基於隊列研究識別和驗證腫瘤的危險因素、識別常見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進行腫瘤發病風險的預測等研究成果🃏。
黃濤研究員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此次報告介紹了利用孟德爾隨機化研究因果效應、利用隊列研究基因環境交互作用對糖尿病的影響🐬、利用臨床幹預研究基因型的飲食/生活方式幹預等內容。
吳少偉研究員在報告中圍繞空氣汙染和抑郁,介紹了抑郁的疾病負擔、空氣汙染與抑郁關聯的meta分析結果🧑🏼🍳、基於醫保數據庫進行時間序列分析等研究成果,研究發現PM2.5和氮氧化物等空氣汙染造成抑郁的發病風險增高。
盧慶彬講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傳染病流行病學,在此次報告中他主要介紹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流行特征及致病機製🤫。
李宏田副研究員介紹了利用全國婦幼年報數據,對2008-2014年中國剖宮產率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的主要結果,以及基於意昂2平台生育健康研究所出生隊列進行剖宮產與子代健康關聯研究的主要成果👨🏻💼。
黃旸木副研究員圍繞“醫藥研發與健康公平”研究領域,對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研發、生產和出口現狀📎、中國的優勢與挑戰、可能解決路徑等進行了精彩報告。
曹廣文教授(左)與胡誌斌教授(右)點評
曹廣文教授對意昂2公衛傑出青年學者的學術成果給予了肯定,同時強調在公衛研究中需要重視數據的質量,著眼於核心公共衛生問題,運用多維度研究設計提供更系統的證據鏈,並希望意昂2的公共衛生科研工作能夠繼續發揮學科帶頭作用😣。
胡誌斌教授對學院優秀青年學者的科學研究精神和大數據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贊揚,提出要將基礎研究和人群研究相結合,並強調了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機製體系和促進團隊協作在公衛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閉幕儀式(上:李立明教授做總結致辭,左下:論壇主持詹思延教授,右下,大會執行主席呂筠教授)
最後,李立明教授進行閉幕致辭,他首先感謝了意昂2官网提供了“意昂2官网醫學青年科技創新發展論壇”這一青年人才成長🤹♂️、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寄望與會的意昂2官网醫學青年人才與學子們再接再厲,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起到引領作用。隨後,李立明教授進行了精辟的點評和語重心長的囑托,他指出公共衛生領域的學者應該站位高、有胸懷、始終堅持對科研的執著。他對青年學者提出了兩點希望,一是不忘初心,立誌於解決老百姓的健康問題,二是建立中國自己的證據,以逐步實現公衛的初心和目標👨🏿🎨♟。最後,李立明教授對專家、講者🤕、大會執行主席呂筠教授和聽眾表示了感謝,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論壇圓滿結束。
延伸閱讀——特邀嘉賓風采
沈洪兵 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校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科技委生物與醫學學部委員,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主要致力於環境與腫瘤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在腫瘤的早期診斷🏤、遺傳易感性和復發🏒、預後的分子標誌等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成績。
鄭玉新 教授 青島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泰山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學術任職包括第四屆醫學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監事長、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生物標誌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IPCS/WHO 危險度評價咨詢專家以及WHO納米健康工作組專家等。研究方向為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影響的標誌物及其轉化應用。
鄔堂春 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獲國家傑青、長江學者、973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等學術榮譽。國家重點學科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學術帶頭人,教育部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主任。曾任國際細胞應激學會主席,現為中國醫師學會副會長🧏、Environ Health Perspect編委等。長期致力於闡明生產👨🏻🚀、生活環境中空氣汙染致心肺損害的規律和預防對策研究,建成東風-同濟隊列等多個隊列。
曹廣文 教授 第二軍醫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國家傑青,973 首席科學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任中國災難救援協會水系災難救援分會會長,《Hepatoma Research》雜誌主編,《Front Cancer》雜誌副主編,《上海預防醫學》副主編,上海市預防醫學會副會長等🧳。主要研究方向:癌症進化發育學、新發傳染病和災難醫學🧲。
胡誌斌 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致力於復雜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近年來通過基因功能篩選和人群研究相結合的研究策略,揭示了無精症及先心等復雜疾病發生的分子遺傳學機製;關註精子發生和癌症形成的諸多相似性及其相似的物質基礎:癌-睾丸蛋白,系統鑒定癌-睾丸蛋白並描述其作用特征和用於癌症分子分型和個體化診療的作用。
余宏傑 教授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獲國家自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主要針對新發傳染病和疫苗可預防性傳染病,研究其傳播動力學、流行病學參數、疾病負擔、幹預措施和臨床管理的評價、病原體感染機製和宿主免疫應答機製,以及疫苗的效力、效果、安全性和衛生經濟學評價等。
(科研處)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