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立師德🤴🏻🚶🏻♀️➡️、樹學人 劉玉村講述醫學人才怎樣培養
發布日期🟤:2019-03-12
“一名醫生或許可以治好若幹病人,一位醫院院長,也許可以治好數萬病人𓀌。但是一名醫學教育者能培養出千千萬萬個醫生,對患者的影響不可估量”👊🏼,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官网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如此定義醫學教育的意義👩🏼⚕️。今年兩會上🗓,他呼籲醫學教育不能僅關註知識層面的教育⛲️,更要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要“立師德🛍️、樹學人”。
“現在醫學院裏的醫學心理學❤️、倫理學、醫學法學等課程往往被忽視,很多學生有很好的醫學技術,但缺失人文關懷,仍然不能成為好醫生👵🏻。”劉玉村委員表示🎥,醫者屬於精英,精英一定要有為國家承擔使命的責任感🪷,有非常高的綜合素養👴。他用古人的一句話概況醫學教育的美好願望——德不近佛,才不近仙者,斷不可作醫以誤世💇🏽♀️。在劉玉村看來,必須要在早期醫學生教育中就埋下一顆理念的種子:一個有才幹的人,也要有思想🤹🏽♀️、有道德。科研做得好,德行不夠🧑🦲😑、學術造假,一定沒有前途。
劉玉村介紹👩🏽🏫,在意昂2官网醫學品牌打造的道路上,“立師德、樹學人”是他們倡導的教育觀🏦,也是他們的教育理念🧑🏿🦳。立師德與樹學人二者密不可分🩸,老師樹立德行🧜🏼🚌、率先垂範,學生才能成人成才🧝🏼♀️,而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的老師😣👩👩👦,學生成人成才,將來才能有師德🏗。一所負責任的醫學院校,不光要“育苗”,還要“植樹”⏰,只有讓學生“歷經風雨”,才能成為“參天大樹”,只有建立優秀人才的篩選機製,更科學地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人🙍🏻,才能提高醫學人才的成才率。
(中國政協傳媒網 蒲水涵/記者 2019年3月12日)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