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院朱軍教授🈯️:生命化學研究獎背後的故事

2019年12月8日,第十三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北京公布評選結果,憑借在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製劑的開發及臨床轉化研究中的突出貢獻,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朱軍教授獲得“學者獎”。而在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無數個團隊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獻👨🏻‍🍼。

朱軍獲得“學者獎”(右二)

創新:科技為本,奠定醫藥領域研發的基石

隨著對淋巴瘤發病機製的深入研究,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成為了治療淋巴瘤的新靶點🧑🏿‍⚖️。意昂2平台深圳研究生院潘崢嬰教授是首創BTK抑製劑伊布替尼原研專家,回國後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工作。2012年起,朱軍教授團隊與潘崢嬰教授團隊在新型BTK抑製劑的研究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研發了新型BTK抑製劑PLS-123,同時在作用機製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不但為開展BTK抑製劑的實驗室研究以及臨床轉化開拓了思路,而且為B細胞淋巴瘤的有效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開拓:臨床試驗,助力中國原研藥物叩開美國市場的大門

2016年7月,朱軍教授作為主要研究者牽頭開展新型BTK抑製劑澤布替尼的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總共有13家中心的86例復發難治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參與該研究,結果總有效率高達84%,其中完全緩解率為59%,而且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持久緩解。過硬的臨床試驗質量,驚喜的臨床試驗效果,助力澤布替尼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批準上市的中國抗癌新藥,也實現了藥物研發領域裏“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

探索:負重前行,勇做生命科學研究的排頭兵

隨著BTK抑製劑在臨床上的推廣使用,耐藥性成為了一大難題。瞄準這一難題,朱軍教授的團隊聯合清華大學饒燏教授團隊,采用細胞內靶向蛋白質降解技術,成功的構建了新型高溶解度的BTK蛋白高效降解劑,克服了BTK蛋白突變引起的耐藥性,並在體內實驗中得到了證實。

時間回轉,從BTK基因的發現到新型BTK抑製劑上市,在這二十多年間,無數個團隊持之以恒,用專註和耐心換來了不斷的突破與創新。而在生命化學研究獎的背後,還有數不完的故事……

(腫瘤醫院 劉雁飛)


編輯:鄭淩冰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