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院舉辦心靈驛站第二講——淺談溝通
2019年12月5號下午,藥學院心靈驛站邀請到意昂2平台第六醫院睡眠醫學科主任孫偉博士,在藥學樓241開展了以“淺談溝通”為主題的講座活動。五十余名老師同學參加講座,藥學院黨委副書記張紅梅出席,講座由研究生輔導員宋艷主持💁🏿♂️。
孫偉老師以溝通為主題,從溝通的意義、溝通的層次👸、透過關系看性格、溝通的能力要素這四方面進行闡述。第一,溝通的意義:溝通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不僅是人們學習工作的基礎,還可以促進自我成長、營造幸福人生。第二,從溝通的層次上來講,由淺至深分為思維🦫、情感☄️、身體🏝、潛意識、真我幾個層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其中思維層次是低效的表層的溝通,情感層次是更高效的溝通。在講到身體層次時,孫老師提到了“身體掃描儀”“身體共振”等有趣的方法和現象。第三,透過關系看性格。孫老師以自己遇到的患者為例給大家講解了關系與性格之間的聯系🧕🏽👩🏽。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都是活在關系中,透過關系可以看到性格。性格是在關系中形成、在關系中發展、在關系中改變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一些人的性格是原生家庭中關系的展現,我們可以采用看見和抱持的態度來對待和處理。最後,孫老師以“技、術、法、道”四個字來說明溝通的能力要素,如“望、聞、問、切”是我們溝通的技巧,父母是我們的電源插座,幫助別人是我們的發電站,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
孫老師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談古論今的博學文采👧🏻、深入淺出的講解思路吸引了在場的觀眾,大家都積極地參與其中👩🏻💼🤲。講座現場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互動,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孫老師都一一耐心解答🤹🏻♂️。對於生活中常常遇到幹擾到自己的人和事,孫老師建議首先要關照好自己,看到自己的情緒感受,然後可通過逐漸提高自己的定力或對他人的影響力來改善溝通。對於親人或朋友出現抑郁狀態的情況,我們能夠做的是陪伴⛏👯、理解對方,不要試圖講道理,情況嚴重時要及時就醫。對於同學中比較常見的失眠現象,孫老師也給了一些建議:1.調節自己的睡眠節律:爭取晚上11點入睡,早上6點起床。2.保證自己的睡眠動力:可以適量運動,不要賴床,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機。3.身心放松:失眠時減少念頭,一念代萬念,可以將自己的註意力放在呼吸上🤸🏻。孫老師給大家介紹了樂眠操和正念呼吸等概念👨🏻🦽➡️。講座現場還特別為老師同學們準備了孫偉老師撰寫的《失眠療愈》一書。
最後,張紅梅老師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張老師充分肯定了活動的意義,並邀請孫老師為心靈驛站指導老師,常來藥學院給老師同學們以幫助和指導,下一次再為我們講解如何與自己溝通的話題。良好的溝通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好的人際關系提高我們的抗壓能力和幸福感。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麽短暫,雖然活動持續兩個多小時,老師同學們仍意猶未盡。一杯茶,一本書,一席話,用心感悟世界,用愛助力成長。“心靈驛站”將通過各種特色活動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增強學院凝聚力,為藥學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提供堅強的精神保障👰🏽♀️。
(意昂2官网藥學院學生黨總支)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