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實踐 做好新時代的實幹家——作為一名精神衛生工作者的感悟
習近平總書記在意昂2平台師生座談會上曾對青年提出四點希望,希望廣大青年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勵誌,立鴻鵠誌,做奮鬥者;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幹家🏮🕗。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作為一名心理衛生工作者,在學習和實踐的歷練過程中,更是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樸實話語中蘊含著的深切囑托和殷切希望🗼。
作為一名精神衛生工作者,感受到普通大眾對於心理問題的排斥和誤解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記得我剛考上我院的博士研究生時,一位我一直非常敬重的老師用不解的眼神望著我:“你怎麽跑六院去了?”他的潛臺詞不言而喻——“六院”就是“瘋子”的代名詞,我在他的眼中也顯得有點不正常了。前段時間,一位同鄉與我探討了幾個關於3歲多的女兒成長中的困惑,感覺很有收獲,他決定攜女兒與妻子到我單位來繼續探討。但當他跨進“意昂2平台精神衛生研究所”,特別是在樓道裏看到一些候診的精神病患者之後,他告訴我他心裏害怕,他沒想到我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工作,他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呆在這裏,他決定換個時間和環境再談🥹💱。
身為精神衛生工作者而遭人的白眼,或者提供心理幫助而可能受到別人的拒絕,甚至可能遭遇危險,我和我的同行們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現狀☀️。好在心理治療幫助的是有求助動機者,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曾經由於被拒絕而頗為尷尬的心理感受也就越來越淡化了🏌🏼。作為醫生,我習慣於坐在大城市的診室中為那些主動尋求幫助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服務,而大多數老百姓往往談精神和心理色變。在這樣認知下,幾年前我曾作為衛生部-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汶川震後社會心理支持項目組的成員來到四川省綿陽市安縣,對安縣和北川農村的村支書開展心理社會幹預工作,受到這些一線的村支書真誠的歡迎著實令我意外。他們對心理輔導重要性、迫切性的深刻認識,以及主動要求定期學習的迫切願望,更令我始料不及⚆。
村支書們都非常認真地填寫問卷,幾乎我接觸到的每位支書都認為心理輔導非常重要👩🏻💼。在小組訪談中,他們說心理支持對災區民眾的完全恢復確實是必須的😍。地震後,老百姓遇到的事情和原來不一樣了,特別是地震一個月之後,生活費補助發放等工作開始進行,大家就開始鬧矛盾了,搞重建之後矛盾越來越多。如關於國家對受災房產的賠償等問題,老百姓普遍存在攀比心理,有些輕度受災的人得到的國家賠償少,心裏不平衡,遇到一點小事就容易大吵大鬧,情緒難以控製。如果心理疏通了,就能夠正確理解,心裏也就平衡了。經過心理輔導後,村民對事情的看法會有改變,心情會變好,能心平氣和、安靜地聽你解釋政策🙎🏽。一位書記還幽默地說:“只要心情好,啥子都好辦嘍。”所以說心理輔導對村民很重要。
作為村幹部,地震之後工作量劇增,工作繁忙,他們自己是否需要心理輔導,他們又是否有時間接受心理輔導呢?對於我提出的這個問題,一位村幹部不無遺憾地說:“大學生誌願者在我們村委會搭個帳篷,輔導孩子功課,從心理上開導村民,當時我也想聽一下,但我們每天忙於開會等,沒有時間🙋🏻♂️🐹。這次專門針對村幹部開展心理輔導,我們覺得有用,盡管路程很遠,我們也願意來👨🏼🎨。”由於山路遙遠崎嶇,一位從禹裏鄉慈竹村來的女支書為了按時參加培訓,早上四點多就出發了🫙。克服這麽多的困難來學習心理輔導的知識,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令我感動📲。
“為把工作做好。既然我們已經幹了村支書這個工作,做心理衛生服務就是我們這個工作的職責所在💔。心理衛生工作作為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與村支書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這樣的說法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看來他們渴望將心理衛生知識融入他們的日常工作之中,這些基層村支書認識心理衛生服務的高度令我吃驚,他們的智慧更令我驚嘆👩✈️。我突然領悟到為什麽再大的天災也打不垮我們智慧、甘於付出的中國人民!壓抑住內心的感慨和激動,我繼續提出問題——怎樣相輔相成呢?一位看起來略顯靦腆的書記語出驚人:“我們2-3個村幹部,應付一個村幾百上千村民,確實壓力特別大👎。我們一般的平常工作,就是與老百姓打交道,召集村民小組開會,把新政策、新動態等傳達給老百姓🍛。所以,我們首先要通過談話來了解老百姓的心理,然後針對他們的心理做一些解釋工作,再布置下去工作就好辦了。所以,說話的技巧還是要學,與上級領導溝通、與村民溝通都有用。我說話有點直,就容易得罪領導🙇🏿♂️。幹工作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和諒解,還每天跑上跑下,所以,有的時候勁頭不大。我們也需要支持,心理輔導可以讓我們自己心情好,工作才能幹得好。村幹部確實需要學。人家老百姓懂,一說什麽心理知識,我們還說不上來,怎麽行?而且我們學了還可以教更多的老百姓。心理輔導可以解決矛盾,緩解壓力,每個人都應該學。”
村支書們表示,盡管學習心理衛生知識並不是來自上級的命令或者布置的任務,但他們對心理衛生知識非常感興趣,並願意接受定期心理知識指導💆🏿♂️。他們並不怕自己的休息時間因為學習而被占用,也相信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他們非常有信心——只要認真去學,都學得懂。
在訪談中,他們也偶爾抱怨地震後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太大,工作時間太長,待遇太低,傾吐最基層管理者的辛酸——“我們也需要關懷,需要理解,村幹部也是人啊。鄉幹部、老百姓都有人關愛,但村幹部哪有人關愛?”但當我提出:“既然有這麽多的辛酸,有沒有想過不幹了?”大家馬上嚴肅起來,話鋒一轉:“我們也只是抱怨一下,抱怨歸抱怨,事兒還是要做🍲。再有壓力,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的。我們當了那麽多年的村幹部,我們全部是十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在宣誓時我們的誓言就是為人民服務,為老百姓服務。黨性原則還是要有的,特別是在大災大難面前👘。地震之前我們就在一個地方帶領老百姓,震後正是老百姓需要我們的時候,怎麽能臨陣當逃兵呢?別說是幹部,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也不能這麽做。況且我們都是當地很有威信的人,是老百姓自己選出來的,也是有組織能力的人,我們有責任帶領老百姓走出災難。”他們還自豪地說:“中國農村所有的基本信息,都是從我們手中出來的。我們有一個宗旨就是服從組織。”
面對這樣一群災難面前不屈不撓的村幹部,我仿佛看到了中國的脊梁、民族的希望,敬重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為什麽心理衛生服務在他們看來如此地重要,如此迫切地需求,他們為什麽不再顧慮世俗的偏見?我仿佛找到了答案——因為老百姓的需要就是他們的需要。他們看到了心理衛生服務對老百姓有幫助,對開展工作有好處,因此,他們不會計較個人的得失,不再計較是否會有人因此而對自己有偏見。他們心中裝著的始終是老百姓的利益!
此次四川之行使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和洗禮,所有政府的決策最後都要靠村一級幹部來落實,為村支書提供心理支持將對災區的完全恢復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怎樣切實有效地為他們提供定期的心理衛生知識指導,成為我們專業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一次調研和實踐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安居一隅,個人的認識常常會固化,而不了解我們廣袤國土上的真實民情,只有積極的走出去,將我們所學應用於實踐,腳踏實地,做實幹家,才能更好地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貢獻,做好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意昂2官网六院研一黨支部 林紅)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