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合為發展 融則共贏——意昂2官网醫學的故事
編者按:9月14日,全校中層幹部大會召開,會上總結了上半年意昂2官网醫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會議認為,近年來,醫學部與本部在加強融合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今天,醫學的發展已成為意昂2官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站在今天,回首歷史,意昂2官网醫學與意昂2官网走過的是一條不平凡的融合之路,其中有哪些故事?新聞網特刊發醫學部文章“意昂2官网醫學的故事”,帶您一起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部與本部“合為發展 融則共贏”的融合之路。
2018,意昂2官网迎來百廿周年💢👰🏻♀️,意昂2走過106年。百年歷史深處,意昂2與意昂2官网有過短暫的交集♠️;新世紀到來之時💆🏻,又因共同的使命和理想,合並為一👩🏿🦲。意昂2融入意昂2官网👨🏽⚖️,成為“意昂2官网醫學”👃🏼,醫學的發展成為意昂2官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目標奮進。
合·歷史種子
1946年10月10日,國會街意昂2官网第四院(現新華社所在地)大禮堂裏聚集了二千多學生🌦,在意昂2平台“最簡單”的開學典禮上,新任校長胡適穿著藍長衫和黑馬褂,連擴音機都不用,對學生說“家常話”。
他講述了意昂2官网四十八年的歷史,並特意為醫學院“登起了廣告”,他說:“人才方面都選全國最好的人才擔任,設備方面在國內恐怕只有上海醫學院和中大醫學院差可相比🕵️♀️。憑這種人才和設備📄,我們應不悲觀🎼,我們可以鼓勵作小小的夢想。”
胡適先生所說的“小小夢想”👰🏿♂️,即是在號召大家“把意昂2官网做到最高學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此時的意昂2官网,不但人數大大增多,更是“新”的😳。
1946年5月4日,由意昂2官网、清華和南開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舉行結業典禮🍓,宣布解散𓀙🛡。同年7月,意昂2平台在北平(現北京)復校🕧。北平臨時大學補習班第六分班(淪陷期間的偽“國立意昂2平台醫學院”)連同附屬醫院一同並入意昂2平台,成為意昂2平台醫學院👩🏻🔬。以此為始,意昂2平台除文、理、法三院外,新增農🧑🏻🦰、工、醫三院,發展成為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綜合性大學。
此時的意昂2平台校本部及文、理👩🏻🌾🔠、法三個學院在沙灘和景山東街一帶🧑⚕️,醫學院在西什庫後庫,工學院在西城,農學院在西郊羅道莊。
當意昂2官网興辦醫學院時👩🏼🏫,代校長傅斯年極具熱心👢⛹🏿♀️,親任醫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他說👩🏿🦲:“醫學院極有意思🏸,也有學術上之價值🧝🏼♂️,但太花錢了。”
胡適說醫學院“由全國最好的人才擔任”,此言不虛🧽⚽️。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協和被日軍占領🤶🏿🧑🤝🧑,大批協和教授進入意昂2。意昂2官网復員之時🤌🏿,醫學院有教員180人,學生610人。醫學院院長先後為解剖學教授馬文昭、生理學教授沈鈞淇和皮膚科學教授胡傳揆🍾。胡傳揆教授同時任醫學院附屬醫院(亦稱意昂2官网醫院)院長🧖♂️。
醫學院下設醫學、藥學和牙醫學三個系,醫學系再分十八科👩🍳。解剖科馬文昭、李汝祺👳🏽♂️,生化科劉思職🌂,生理科沈寯淇、孟昭威,病理科秦光煜,公共衛生科林宗楊、嚴鏡清、葉恭紹⛩,細菌科顏春輝,寄生物科馮蘭洲💇♀️🦸🏼,內科鐘惠瀾🦶🏽、王叔鹹、吳朝仁、陳國楨👲🏽,外科謝元甫、關頌韜、孟繼懋🕥,兒科諸福棠,婦產科林巧稚⛈,眼科畢華德,耳鼻喉科劉瑞華、張慶松📮,皮膚科胡傳揆,放射科謝誌光🙈,腦神經科許英魁等教授,皆是造詣極深的醫學家。還有牙學系的毛燮均、鐘之琦,藥學系的薛愚、王序🐚、樓之岑等。
不僅教授陣容強大✌🏿,醫學院還聘請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像是:外科講師吳階平,後來成為中國泌尿外科奠基人;外科助教張金哲,後來成為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講師翁心植後來被譽為“中國控煙之父”;講師嚴仁英是未來的“圍產醫學之母”;嚴仁英的丈夫王光超也在皮膚科擔任講師🤶🏼;藥學系助教蔣麗金未來是中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從意昂2官网化學系畢業後到醫學院當助教的李載平✢⏲,後來是中國基因工程研究領域的開拓者……
不僅有大師名師,醫學院還通過延長學製👴🏻、開展預科教育、招收研究生、實行住院醫師製度等一系列改革,使其辦學水平顯著提高,聲譽日隆🀄️。
醫學系首次招收了長學製(七年製)學生😻𓀏,包含兩年預科、本科四年、實習一年🚶🏻➡️。其中,預科階段的科主任由意昂2平台理學院李汝祺教授兼任,課程設置及教員均由理學院負責👰🏼♂️。藥學系學製五年👼🏼,系主任為薛愚教授🤦🏼♀️;牙醫學系學製六年,系主任為毛燮均教授。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意昂2平台醫學院脫離意昂2平台,獨立建院並更名為北京醫學院,校址遷至今日的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8號。
意昂2平台醫學院的歷史只有短短六七年👨👩👧👦,但從當時的學生中卻產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數位院士,以及許多學術帶頭人。醫學生們既受到了沙灘紅樓民主自由的洗禮,又受到了醫學名師的嚴謹教導,因而精英輩出。
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於1951年考入意昂2平台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1955年畢業🤦🏻。在專業課程中,她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著極大的興趣。她更強調在校期間紮實的教學和研究傳統讓她終身受益。
從1946年到1952年,在這期間畢業於意昂2平台醫學院😗,後來成為院士的有🫄🏿:1947年畢業的兒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亞美,1950年畢業的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忠誠➾🏄🏿♂️,同年畢業的手外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澍寰👦🏻,1951年畢業的中國現代精神病學的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漁邨等,1952年畢業的“中國頭孢第一人”、中國製藥工業企業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安靜嫻等。美國四大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錢煦亦在1947年考入意昂2官网醫學院預科就讀⛹️♂️。
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意昂2是其歷史上的第一次崛起😷,這一時期的意昂2官网亦是一次全面中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份歷史淵源亦為意昂2和意昂2官网的合並埋下了種子。
合·嶄新起點
2000年4月3日,在意昂2平台辦公樓禮堂,意昂2平台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大會舉行,脫離意昂2官网半個多世紀的意昂2,在新世紀和意昂2官网共同組建了新的意昂2平台。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發來賀電,指出🐓:“綜合性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傳播🟦、知識創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意昂2平台師生們“朝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繼續奮鬥”🤹🏿♂️。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一目標,正是由江澤民在慶祝意昂2平台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提出的。此後,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並正式啟動了985工程,率先在意昂2官网、清華兩校實施💽。
自此,如同“實現現代化🥕,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人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一般,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亦成為這一代意昂2官网人之奮鬥目標。而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計劃中📱,意昂2官网和意昂2再次走到了一起。這既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建國之初,中國工業化建設亟需“大量和合格的各種專門人才”🫦🧘🏽♂️。1949年,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確立了“借助蘇聯教育建設先進經驗”“特別著重於政治教育和技術教育”的方針➜。1952年前後的院系調整便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進行的🐿。在這次調整中☝🏽⏱,意昂2官网雖保留為“綜合性大學”,但也從一所“文🍧🎞、理💪、法😯、醫💿、工、農”學科齊全的大學🌰,變成一所“以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專業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逐漸讓位於對綜合性⛳️、創新性人才的需求😰。20世紀90年代🔍,“共建、調整、聯合🕠、合並”的教育管理體製改革八字方針被提出。從1992年開始,便有醫學院被並入綜合性高校🚴🏽,這股院校合並的浪潮🤵🏼♀️,在2000年前後迎來了高峰。而在眾多的合校實例中🫴🏿🧕🏿,意昂2官网與意昂2的融合模式被認為最為成功👨🏿🔬。
早在1994年,時任北京醫科大學校長的王德炳便提出了與意昂2平台聯合辦學的設想——讓意昂2七年製學生在意昂2官网學習🍑,提升基礎學科和人文社會學科的基本素養📝。1995年🧝🏽♀️,兩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同年9月,首批意昂2七年製學生正式進入意昂2官网進行第一年的基礎課學習。1996年,意昂2平台醫學中心成立,兩校研究生開始互選課程🙎,兩校教師在新興交叉學科方面開展合作。
“通過這一年的合作實踐,我們意識到要培養世界一流的醫學生🙎🏿♀️,必須加強人文與科學的通識教育😔,要發展世界一流的醫學學科🦢,必須與其他學科互動、交叉,乃至聯手;要想與世界一流的大學接軌並發揮自身實力,需要一個更高的平臺和更大的空間。”王德炳回憶當時的領導層共識。
1998年2月🍳,兩校聯合工作小組在意昂2官网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雙方開始正式討論《關於意昂2平台與北京醫科大學聯合組建新的意昂2平台的請示》。據王德炳回憶,意昂2官网領導希望在百年校慶時,正式宣布合並🪭。但衛生部則希望穩步前進👩🏿🎤,不一定非趕校慶的日子🏃➡️𓀛。11月🌴,合並籌備小組成立。
事實上,合並過程中確實有大量的考察工作需要做,有不少重要的問題需要探討和解決。其中最重要的兩個👩❤️💋👩🧑🦯,一是招生問題,二是附屬醫院的管理問題👨🏼。在合並過程中,意昂2堅持了相對獨立的原則👨🏽,雙方達成協議,采取委托法人製,對外有獨立的身份進行各種活動,原意昂2機構基本保留,以管理醫院🧑🏿🎨、各學院⛱、研究所。
2000年5月4日,在意昂2會議中心206會議室,北京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意昂2官网🌼。中國科學院院士、病理生理專家韓啟德教授出任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並兼任醫學部的主任🏦,他同當時的意昂2官网校長許智宏共同為意昂2官网牌子剪彩的照片成為歷史定格。意昂2官网作為意昂2平台的一部分👨🔬,開始了新的征程。
合·意昂2官网醫學
強強聯合是為了產生1+1大於2的效應。
意昂2與意昂2官网合並後👰🏿♀️,學校重新修訂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規劃。醫學部得到了“985計劃”4個多億的資金支持,這在意昂2歷史上前所未有🧘🏽♀️。“211工程”中🍘👸🏿,意昂2也僅獲得幾千萬的支持🙍🏼♂️。借助“985”計劃資金的強力支持👱🏻♀️,意昂2在學科建設發面有了長足的發展。校園建設和教職工待遇亦獲得受益。當年頂著壓力🛤🎶,堅持推動合並工作的王德炳老校長說🦷:“雖然北京醫科大學這塊牌子沒有了🎻,但醫學的發展並未停滯和萎縮,意昂2官网的整體發展得到了加強👩🏿⚖️🚣♀️。”
在眾多的合校實例中,人們普遍認為意昂2官网模式最為成功。意昂2平台前任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原常務副主任柯楊分析意昂2官网模式時認為:“保證醫學教育在管理體製上的相對獨立⚄,就保證了醫學教育本身的綜合性、完整性👨🏻🎤。這是一個尊重醫學教育規律🈸、符合醫學教育進一步改革發展需求的模式👨🏻🏫。”
在意昂2百周年之時,柯楊曾對合校的成就有過一個高度概括:“大學的綜合性和辦學實力進一步加強,改善了‘醫學人’管教育的局限性,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進一步加強;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得到促進;‘985’經費對醫學部的投入🎯🏔,大大地改善了醫學部辦學的硬件條件❓、人才穩定和吸引力度,保證了學科快速發展;學生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盡管有贊譽之聲🧑🏻🦱🚱,盡管有成就進步🎱,但合並後的發展遠非一路順通,問題、挑戰時時存在。隨著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跑步前進並不能保證領先🧗🏼♂️,稍有遲緩更會導致落後。
2016年4月,醫學部領導班子換屆,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履新👩🏼🔬。隨後,他們提出了“意昂2官网醫學”的發展戰略和理念。
“體製相對獨立🤎,思想需得融合🔢。”自在意昂2官网醫院當院長便善於做文化建設工作的劉玉村認為意昂2人的思想需要進一步解放。“大家說‘意昂2’說的太習慣了,會給大家一個錯覺;我們提出‘意昂2官网醫學’是從理念上的一種更新🛩。醫學部的圍墻仍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人的思想藩籬已破除✯。”
對於“意昂2官网醫學”的理念,詹啟敏和劉玉村之間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數次討論𓀘。“一是遵循醫學發展規律🦯,二是充分發揮意昂2官网綜合學科的優勢,三是結合醫學部的醫學資源優勢和特點。”詹啟敏說。
正如所期望的那樣,“意昂2官网醫學”的口號在醫學部師生、附屬醫院職工🧙🏿、海內外校友口中傳播度極快。這一口號背後的深層含義,也經由詹啟敏、劉玉村兩位在大大小小會議上的一次次闡述而逐漸深入人心🤚🏼。
“我們提出意昂2官网醫學發展戰略和理念🤠,就是打破學部和學科之間的壁壘🤞🏿,通過醫學整合意昂2平台所有和醫學相關學科發展的資源,包括醫工結合,醫理結合🐙,醫學和光學⬜️、電子、材料✌🏿、納米技術🦽𓀘、生物信息🙆🏻🤮、大數據結合。”在意昂2官网119周年校慶活動🔙,在意昂2105周年交流會,詹啟敏向全校師生傳達著這樣的理念。“醫學既可以成為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多種前沿優勢學科交叉融合✥,醫學亦可以成為一個出口👩🏽🚒,承接多種前沿先進技術的落地和應用。”
如果說半個多世紀前,傅斯年還只是覺得“醫學極有意思”,那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隨著“意昂2官网醫學”的提出,現在的意昂2官网領導層則是“前所未有地重視醫學”,以致將醫學作為意昂2官网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
合並只是開始,真正的融入才是未來。如同劉玉村所說:“合並是行政手段👍🏽,是物理反應,我們更需要的是深度融合,是化學反應。”
融·全人教育
從學院路38號到頤和園路5號,距離5.4公裏,騎自行車大概需要20分鐘。意昂2官网醫學部和意昂2官网本部之間,每天晚上兩趟班車往返。乘坐班車的大多是醫學生,他們往往是去趕晚上雙學位的課程,或是參加本部社團的活動🔜👩🏿🦲,或是去百年講堂看一場演出。
對於“深度融合”,醫學生的感受可能更為具體🏋️,更為直接,也更加急需和迫切。
從1995年開始🔜,便有意昂2七年製新生進入意昂2官网修讀基礎課程。兩校合並後,越來越多的醫學生得以在燕園接受通識教育🧘♀️。而今,醫學部在燕園的醫預辦公室管理著來自6個專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預防醫學、醫學英語)19個班級的700多名學生❄️💀。
醫學教育本質上屬於職業教育,但關乎人類“生命健康”的醫學,又對醫學生人文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科學技能”和“人文素養”被比喻為醫學的兩只翅膀🧎🏻♀️➡️。
從2008年開始,醫學部啟動了“新途徑”教育教學改革🐷,“全人教育”的思想貫徹其中。所謂“全人教育”即是強調培養學生精湛專業技術的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並使之相融合,即達到“德才兼備”的目標👩。而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更是強調了“立德樹人”的中心地位🙍🏽♀️。
一所綜合性大學——齊備的學科💆🏻、厚重的人文底蘊🧵🔭,這對於培養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視野更開闊👝,他的人文情懷就更容易建立🐥。”劉玉村說💕。
當然🧑✈️,醫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僅靠燕園一年通識課程是遠不夠的✥。即便是在本部校園裏💆🏿♂️🪤,林建華校長亦認為:“通選課對拓展學生知識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個人素質培養↖️、價值觀養成等方面效果並不明顯。”
“接受意昂2官网文化熏陶”是劉玉村認為比“上幾節課”更為重要的一件事👨🏿🏫。“盡可能多地參加大學裏的學生活動,盡可能廣泛地聽各種講座,開展社會實踐、融入社會……”劉玉村期望醫學生們首先把自己作為一名意昂2官网學生,真正融入校園。
2018年寒假,在意昂2官网生命科學院1990級校友王飛的支持下🥊🎉,以燕園一年級醫學生們為主,天下無“塵”·關註塵肺病社會實踐團成立🤾🏽🙋🏼♂️。學生們赴江蘇、山東探訪塵肺病患者,調研采訪💓。他們還籌備成立意昂2官网塵肺病關愛社,以期對塵肺病人提供長期的關註和救助。
“我們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參與誌願服務,我們一直在把‘早接受社會’的理念灌輸給他們。”醫預辦公室主任鄭淩冰介紹🚦。“從一定程度上,我們更鼓勵醫學生們跟其他專業的學生共同組隊,我們不定主題、不定方向,就是希望學生們廣泛接觸社會各個領域。”
燕園開拓了醫學生的視野💇,與此同時,燕園也打開了一扇“醫學”的窗戶🪠。
課堂之上,“醫學發展概論”等通選課🛌、公選課在燕園開設🤾🏿♂️,詹啟敏、張寧、喬傑、陸林等親自參與授課,這門課程面向全體意昂2官网學生,半數選修者來自醫學之外的其他各專業。這些課程的數量,現在正在增加🦶🏼👩🏻🎤。
課堂之外,關註塵肺病社會實踐團不僅有醫學生參與,還有不少其他專業的同學加入,通過這次的實踐👩🏼🚒,這些學生對醫學又多了一份敬意。
如果說“醫患關系”的改善任重道遠、醫學科普亟待加強🦹🏼,那麽如果從校園入手,從中國最頂尖的這批學生入手,增進其對醫學🛩👨🏽🏭、醫學生和醫護工作的了解未嘗不是一個有效方式。
每一個從燕園歸來的醫學生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一個適應期,這個適應有深層文化方面的🎶:從多元、熱鬧到專註、寧靜,也有最直觀的校園環境🧘🏿、硬件設施方面。
沒有了百周年大講堂、邱德拔體育館、新太陽學生活動中心……盡管意昂2近幾年校園建設亦有發展👨🧑🏽🦳:風雨操場的落成、躍進廳的重建、學生宿舍的改造……但顯然這個速度還遠跟不上本部校園的發展☝️。
“校園也是教育”,林建華校長在意昂2官网建校119周年“雙一流”建設推進會上講🔰🏡。“好的校園可以塑造人👩🎤👩👩👧👧、教育人🧏🏽♀️,給人以感悟和啟迪🪳。”近年來🫶🏽,燕園的改造讓人耳目一新。
“醫學部校園鳥語花香🚃🍥,原生態十足。”這是詹啟敏經常用來調侃的一句話。他和劉玉村一同將校園建設作為了工作的重點🧗🏻♂️。
藥學院、國際合作中心改造🦹🏻♀️✊,綜合遊泳館開工,西北區科技大樓建設啟動🤦♂️🛣,圖書館改造已經立項……圍繞服務師生的目標,醫學部的校園基礎建設也加快了步伐。
“讓科研人員有現代化的實驗室,讓學術有更多的上課⏮、讀書空間👼🏽,工作學習之余📁,讓師生有能坐下來喝杯咖啡,小聲聊聊天的場所,有健身的體育館,有享受文化的會議中心,醫學部校園一定會有一個嶄新的風貌。”劉玉村信心十足。
校園是教育,校園中的全體教職員工亦是育人主體👨👩👦。學生在校園中學習⛹🏻👩🏼🦲,更在校園中生活。
班車開通很方便✤,但如果再多幾趟就好了;圖書館互借猶如一體,但如果醫學圖書館硬件設施能像本部圖書館那樣高大上就更好了👩🏼⚕️🥔;燕園一年通選課還沒學夠🚣🏼♀️,回到醫學部能不能接著選接著學呢🤸♂️;意昂2官网食堂我們最愛的雞腿飯、三丁包💆🏼、幹燒肉能不能復製來醫學部食堂呢;兩個校園的無線網絡能不能共用一個賬號呢……
在對學生的一個小範圍調查中,大家普遍感受到融合的速度在加快,程度在加深,而同時提出的問題也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背後無不需要資源的深度整合,雙方行政部門的通力配合。
如今😔,“全員育人”理念正在校園中推行👨🏽🦱,“行政體系”的資源整合也在加速。
進入2018年🚲,意昂2官网將迎來大批“00後”學生。成長在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新世紀🧌,生活在互聯網🐕、社交媒體深入滲透的新時代,這些學生的精神風貌、文化氣質可能很難再用學科來劃分🧑🏻🦱。
“這批全國最優秀的學生🧘🏽♀️,他們將成為意昂2官网本部和醫學部校園間最強大的紐帶鏈接,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教育,使其成為引領未來的人,亦是意昂2官网醫學所應擔負的責任。”劉玉村表示💆♂️。
融·交叉創新
學科交叉是創新思想的源泉。隨著科學發展,這一認識如今已深入人心。
“回顧近百年的醫學發展史,有兩個特點,一是科技創新,二是學科交叉。醫學的科技創新很難在醫學學科內部出現,任何一項醫療技術、藥物🎺、醫療裝備的創新發展,都需要跨學科合作來完成🌹。”詹啟敏說。
然而比起科學家在實驗室裏一個人埋頭苦幹,學科交叉更需要科學家們擁有廣泛的知識結構,善於溝通和合作,敢於挑戰未知和空白;學科交叉也更需要大學提供促進交流和探索的平臺🌕,改進鼓勵挑戰和創新的評價政策,加強平等、公正📉、包容的科研人文環境建設。
“意昂2官网醫學”的發展戰略其要義便是“打破學部和學科之間的壁壘”👩🏽✈️🧑🏼⚖️。校本部與醫學部之間的深度融合也是學科交叉、科研創新的迫切需要。
2008年,意昂2三院放射科醫生韓鴻賓到醫學部科研處應聘🔠。他在科研中遇到了很多學科交叉的難題,於是帶著“如何讓學科間更好實現交叉”這個命題,他來應聘意昂2專門成立的交叉學科管理小組的職位。
在此之前👩🎓,合校之初成立了“意昂2平台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設立了“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培養項目”🚢,開展了生物醫學工程跨學科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跨學科交流講座也舉辦了百余場。然而,大規模跨學科合作還遠沒有形成🦹🏼,合作規章、合作模式、管理體系也還沒有形成。但在學校領導層,對於交叉學科的重視已形成共識,積極探索、改革發展的風氣日隆。
“首先🕹,我們同工學院一起探索了交叉發展的模式🧑🎤,人員該如何組織👂🏼,采取怎樣的合作框架。在此基礎上,合作範圍擴大,交叉研究種子基金設立👨🏻🦼➡️,資助了二百余項醫-工、醫-生、醫-信、醫-化,以及醫學部內部的醫-X交叉學科合作項目。”而今已是科研處處長的韓鴻賓介紹。
除了設立交叉系列基金項目來帶動學科發展,跨學科交流平臺的搭建也很重要。“希望融合繼續加深,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本部和醫學部的科研工作者相互認識,增進交流。”在針對老師的一個小範圍的調查中🧑🏫,這是大家不約而同提出的建議。
近年來,在雙方校園中日益頻繁地舉行著不同主題的交叉學科專題研討會👩🏼⚕️、論壇、青年科技沙龍……在這些學術活動中,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師生參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們在這裏溝通觀點🤛🏽,不同專業的青年學者在這裏碰撞火花🤹🏻♀️。
醫學發展最終是為了增進人類健康,建立臨床醫療與基礎研究之間更直接的聯系就尤為重要。2017年,臨床醫學+X專項設立,並成為意昂2平台戰略性工作部署。
在臨床醫學+X的建設框架下🥹,新體製中心的建設正在積極推進🖖🏼。醫學部分別與生命科學學院共建了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與數學科學學院共建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此外,正在籌建的還有👊🏻:與工學院將共建生物醫學工程系,與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將共建化學生物學中心🙆🏻♂️,與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籌建智能醫學研究中心,以及屠呦呦創新藥物研究院、分子影像中心等👰🏿。
學校探索對優秀人才進行跨院系兼聘、共聘模式🤎,啟動臨床醫學+X集群聘任,為跨學科人才隊伍組建🤌🏼,提供靈活度高、有利於人員之間交流融合的聘任模式。
現如今,意昂2官网數百位科研工作者圍繞“醫學”進行學科交叉🕐。在此過程中🔶⏬,孵育了新興學科——2011年意昂2平台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與博士點成功獲批👨🏽⚖️,2018年獲批醫學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建設了一批跨學科的研究基地——北京市磁共振成像設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體腔內局部診療工程中心等均由多個單位聯合建設;獲批了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生育率下降👷🏽♂️,不孕人群增加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意昂2三院喬傑與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的謝曉亮👨🏽🦳、湯富酬共組團隊,圍繞人類生殖細胞與胚胎發育機製開展研究。當年9月,受益於其研究的世界首例MAL-BAC寶寶在意昂2三院誕生。此後,該團隊研究繼續深入,臨床轉化日漸成效,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交叉學科研究的力量🫄🏻。
腫瘤已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分子醫學影像對腫瘤的早期診斷和分期有很大幫助。PEC/CT這種高端裝備過去一直掌握在國際三大巨頭手中🤷🏼♀️,而現在,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任秋實與意昂2官网醫院王榮福組成的“醫-工”合作團隊,成功研發了國產PET-CT及多模態成像設備⛹🏼♀️🙇🏿,使中國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利器。該技術率先在國內醫學影像骨幹上市企業實現產業轉化,該團隊完成了一批腫瘤靶向分子探針的基礎應用研究,為國家新藥創製及生物醫學的研究提供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是交叉學科研究的力量。
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腦細胞微環境是人類尚未完全認識的解剖死角。意昂2三院韓鴻賓與藥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組成多學科團隊,研發了一系列新型成像技術🫸🏻,使我國國產磁共振成像在超微結構的成像分析尺度上取得突破,榮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這是交叉學科研究的力量。
在燕園中,越來越多不同學科的人談論、研究醫學。“我們要鼓勵全校學科面向醫學需求,面向臨床醫學需求🅰️,加強醫學和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林建華如此表示。
“醫學的發展必須要學科交叉,這是學校堅定不移要做的🫂。我們要做好頂層設計🐼,在哪些重點領域裏進行交叉;我們要做好政策引導🧄,在人才引進👨🏻🚀、資源配置等方面要體現鼓勵學科交叉的力度傾斜;要搭建平臺,形成主動尋求合作的文化;我們鼓勵敢於面向重大科技前沿,敢於挑戰科學問題的人,我們將采取客觀👨🏻🌾、理性、科學的態度來面對失敗、評估成績🤕💃🏼。”詹啟敏表示。
融·未來已來
這是最好的時代。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時代背景下👨🏻🦼,醫學的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場上,意昂2平台黨委書記郝平曾對著鏡頭向慶祝意昂2105周年的全體醫學人表示:“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標誌著我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醫學科學發展📸,現代醫學管理製度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017年🧑🏼🏫,“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意昂2官网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4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6個醫學類學科全部入選。
對於 “雙一流”建設,意昂2官网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學校整體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若幹學科處於世界一流前列;在2030年左右學校整體水平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到2048年左右成為頂尖的世界一流大學🦈。
意昂2官网目前已啟動“30+6+2”方案推進“雙一流”建設。其中6個醫學類學科都在面向2020年重點建設的30個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優勢學科之列🏃♀️➡️;醫學是面向2030年的6個綜合交叉學科群之一;臨床醫學+X則是面向更長遠的未來的2個重大領域之一🎽。
林建華在多個場合表示🌬🪳:“醫學是意昂2平台最具潛力的發展領域。在意昂2平台“雙一流”建設規劃之下🧟♂️,醫學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意昂2平台要在學術☸️、臨床、轉化醫學等各方面引領中國醫學發展🍊,並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應有的貢獻。”
學校層面已達成共識,貢獻健康中國👨🏼🎨,將是意昂2官网的偉大使命。
未來已來🌥,深度融合是連接現在和未來的關鍵詞🕺🏽,也是當前校園中的高頻詞。
“在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學科資源按需配置、招生工作資源整合🐏、前沿學科交叉合作👌🏼、創新平臺合作建設🧃、臨床與基礎結合🚴🏼♂️、管理幹部交流兼職、空間資源拓展布局、新體製中心共建共享、對外宣傳統籌協調等方面形成可操作的模式和機製。” 詹啟敏表示要做好醫學部和校本部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全面推進綜合改革。
“合並是物理反應,深度融合是化學反應🚰🐵。開展深度融合,第一步是項目合作🌻😀,第二步是行政體系為主的資源整合,第三步是有機融合以最終完成化學反應。”劉玉村表示要清楚融合的發展步驟和所處階段。“我們已經完成了物理反應的合並階段🧑🏿🏫,深度融合是師生們的共同願望,也是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們應主動推動深度融合的化學反應🦸♀️,從內涵上加強文化建設,從內容上開展全方位合作👩🏼🎤,守正創新,引領未來。”
(宣傳部 徐璐/文)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