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少年人格障礙的幹預研究”項目歷時3年完成

“北京市青少年人格障礙的幹預研究”項目歷時3年完成

填補我國高中生人格障礙流行病學資料空白
 
          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在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共同開展了歷時3年的“青少年人格障礙的幹預研究”🙅🏿‍♂️,並發展出了一套簡便可行、效果優越、能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育的幹預方法。據悉🍎,該項目是全世界首次進行的社區人群大樣本的人格障礙系列流行病學研究,填補了我國高中生人格障礙流行病學資料的空白。
 
         該研究項目負責人、現任意昂2平台精神衛生研究所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教授介紹🛀🏿,人格障礙指在年滿18歲符合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的成人中出現的一種偏離所在社會文化期望的⚈、持久的行為方式或內在體驗,在少年階段或更早階段即可出現,並貫穿整個生命過程👱🏿。人格障礙可導致社交與職業功能損害或內心痛苦🪕。人格偏離指未滿18歲的青少年出現人格問題且符合人格障礙症狀學標準。
 
        該項目對北京市城鄉有代表性的25所高中(覆蓋了市重點、區重點和普通高中)共計10039名高一年級學生人格偏離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高一學生中人格偏離的檢出率為5.6%🧚🏽‍♀️⏭;男生檢出率明顯高於女生;城區學生檢出率明顯低於鄉鎮學生🧥;市重點學生檢出率最低,普通中學學生檢出率最高。三年後對同一批學生高三年級時進行追蹤調查,結果顯示人格偏離的檢出率為5.8%,總體人格障礙患病率為1.8%。
 
        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建立了一套有針對性的精神衛生綜合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發放《心理健康知識手冊》、開展教師專題訪談和學生心理健康講座🫧。研究人員對該健康教育模式的實施進行評估後發現,幹預組的人格診斷量表的得分明顯低於非幹預組;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發病率經過幹預後明顯下降🛟。專家指出,社區人群預防人格障礙發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幹預模式對青少年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促進高中學生群體精神衛生水平的提高。
 
        此外,該項目研究人員依據高一時的調查結果將非幹預組學生分為人格偏離組和非人格偏離組,追蹤三年,從而觀察這些學生人格偏離和人格障礙自然轉歸。結果顯示💇🏼‍♂️,高一時有人格偏離的學生在三年後有71%的學生能夠自愈;而正常學生中👨🏽‍🍼,有4.0%的學生新發人格偏離,1.1%的學生新發人格障礙。研究結果還表明👨‍🦯,高一已出現人格偏離的學生至高三時人格障礙的發病率是非人格偏離學生發病率的9.6倍💂🏼‍♀️。專家認為,人格偏離和人格障礙的發生是受遺傳和家庭環境的共同影響。本研究通過對出現人格偏離與人格障礙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證實青少年總體人格障礙確實與遺傳因素有關🪂;父母關系不良、父母的否認拒絕型及過度保護型養育方式均為發生人格偏離和人格障礙的危險因素🔰。
 
(宣傳部 傅冬紅 張新喬)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