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專家到公衛學院交流
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專家到公衛學院交流
11月18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建煒博士訪問公共衛生學院並作學術講座,題目是“藥物流行病學研究進展”。
陳博士從三個方面分別闡述:藥物流行病學研究的回顧和展望;藥物流行病學研究中常用的混雜控製方法🦶🏻;大型鏈接數據庫及相關方法在藥物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 藥物流行病學是關於在大規模人群中藥物的使用及效果的研究。作為一門交叉學科,藥物流行病學應用流行病學方法研究臨床藥理學關註的問題,因此其概念包括藥理學和流行病學兩方面含義。陳博士舉了一些藥物流行病學研究的例子:如發生在日本的止瀉劑喹碘方引起急性脊髓視神經病的論證,孕婦服用乙烯雌酚導致女兒青春期發生陰道腺癌的論證🚟👨⚕️,以及20世紀90年代在臺灣某地過多食用某種食物以達到減肥目的,反而導致肺纖維化的案例👨🏻🦱。藥物流行病學最初用於藥品上市後效應、監測,其數據來源各國不同,有的是建立健康檔案,有的來源於電子病歷。隨著新方法、新技術🪗、新研究及薈萃分析手段等越來越多,數據的來源也越來越多,為藥物安全和藥物監測奠定了基礎。互聯網的普及將世界各國的醫療資源整合,更有利於發現、控製不良反應事件。從分子生物學方面研究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機製目前也正在興起,一些基因組、蛋白組表達研究被用於早期不良反應的監測,這些機遇也為藥物流行病學發展帶來新的廣闊空間𓀓。
講座期間學生非常踴躍地提問:藥品的安全性的標準是什麽🧏🏻♂️?如何保證錄入數據的準確?使用數據的倫理問題如何解決?陳博士一一解答🛣。
會後,陳博士還與詹思延教授及其藥物流行病學研究課題組進行了深入交流。
(公衛學院科研辦 周小平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 詹思延 )
新聞背景聯接🐎:
陳建煒博士是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副教授,藥物流行病項目負責人,以及I3公司藥品安全部門主管,長期從事藥品和生物製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尤其擅長於大型衛生服務數據庫的數據鏈接和數據挖掘工作🌒。他是國際藥物流行病學協會會員👨🏽🦰👨🏭,有90余篇文章在同行評議雜誌和書籍上發表,共同主編了2008年2月出版的《藥物流行病學和治療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