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治療師:什麽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什麽?
心理中心治療師:什麽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什麽🙅?
要用一兩句話來準確回答這個問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心理治療領域發展到今時今日🧞,其囊括的治療流派已經不勝枚舉:從最早由弗洛伊德開創的經典精神分析流派🥃,到上個世紀中期風行於美國的認知行為流派,乃至成型於中國本土的道家踐悟療法和許多結合了藝術形式的新生治療方法……每種療法和流派都有自己的治療方式與治療風格👭🏻➛。而再往細致說,即便是在同一治療流派之內,不同的心理治療師在面對來訪者的不同問題,也不會千篇一律🏵,而是會采取不同的行動方式。所以說,一位因為童年創傷問題接受經典精神分析治療的來訪者🥓,可能會認為心理治療就是讓自己看似漫無目的的自由聯想和表達🎻;而一位因為強迫症狀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來訪者則會發現心理治療過程當中充滿了與治療師的辯論和各種新奇的‘家庭作業’💁🏽🔈。
盡管答案是如此變化萬千👨🏽🦳,難以一概而論🏊🏼♀️,但是我還是想整合一下所有這些心理治療方式的一些共同之處💊,也就是心理治療為什麽能夠真正治愈來訪者的關鍵點所在。因為在所有心理治療師看來,不管你歸屬於哪種流派❤️🤛🏽,不管你使用哪種治療方法,也不管彼此之間對於來訪者問題的歸因和解釋是多麽千差萬別🕵🏼♂️☃️,每一種心理治療🧑🏻🦲,實際上都為來訪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借由治療師的力量和幫助,以言語或是其他行為方式表達真實自我、了解真實的自我。
也許有人會對我的回答不甚滿意:“我也有很多好朋友啊,我也會向他們說出我的心裏話🧛🏿♀️,表達真實的自己啊👩🏻💻。更何況🛞,我是對自己的想法最了解的人,自己怎麽會看不清楚真實的自我呢👩🏿⚕️!”可事實並非如此。
要知道,處於平時正常生活環境當中的我們🔲,很少有機會袒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情感👨🏼💻🧑🏽🦰,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害怕別人不能為我們保守秘密;也許是擔心對方在了解我們真實的想法之後受到傷害;也許是為了保持自己高大美好的形象(畢竟,有些心裏話是會暴露我們內心的脆弱和無助的)。而這一切顧慮在心理咨詢室當中就會煙消雲散了。因為無論你表達的想法是多麽離經叛道、多麽讓自己無地自容,心理治療師一樣會耐心地傾聽,溫柔地關註你👏🏽,不會因此給你任何評價和判斷🤲🏻,更不會因此厭惡你🖕🏻、鄙視你。又由於心理治療師存在於你的生活圈子之外,與你沒有任何私人關系👩🏽🚀,還會遵守嚴格的保密性職業法則,你根本無需擔心他(她)在知道了這些內容以後會透露出去(有自殺🪟、他殺,或是違反我國刑法的行為除外),或是因此受到傷害,影響你們雙方的生活。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便你有幸能夠找到一個傾吐心聲的摯友或是親人🧘🏼♀️,由於他們不具備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素質和知識🦻🏻,也只能依據你所表達的表面信息給予回應,無法幫助你深入了解並發掘某些情感和思想背後的深層內容🐦⬛。而心理治療師則恰恰可以做到這一點。就像一個精神分析當中的經典案例所記錄的那樣,一位婦女因為與自己父親多年以來的關系惡劣而尋求心理治療的幫助。治療的開始階段➕🔢,這位婦女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抱怨自己父親的種種惡行上,她的言語當中充滿了對父親的憤怒和憎惡。但是經過了2年的精神分析,她開始慢慢意識到,在巨大的憤怒背後🛄,竟然隱藏著自己常年以來對父親的強烈愛意🤶,而年幼的自己恰恰是為了壓抑這種‘不倫’的情感🐺,才以一種無意識的形式,醜化,甚至幻想出父親的種種‘惡行’。而當這位婦女看清楚了真實的自己,認識到這些情感都是正常的心理階段反應之後,自身的問題也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其實,這個案例從另一個層面也說明了👨🏻🔬😶🌫️,我們自身的問題並不像自己設想的一樣簡單,雖然我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可仍然有很多時候⌨️,必須依靠專業的幫助,才能了解真實的自我👱🏻,了解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想法。
也許還會有人對我所描述的上述心理治療特質有所懷疑:‘難道就這麽聊聊天,說說話,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那些困擾人們多年的心理頑疾就會消失?’我想用一個真實發生的例子來回應這種質疑:
三年以前🕡,我還是一名心理治療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剛剛開始自己的心理治療實習沒有多久。那個時候,我遇到的第一位來訪者是一名多年受抑郁症困擾的年輕女性。必須承認🏄🏽♀️👀,我們兩個一開始的治理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不知道是因為抑郁症讓她不願意表達🙅🏻♂️,還是因為這種不願意表達的習慣更容易讓她陷入抑郁(現在重新分析當時的案例資料,我會覺得這兩者是交互影響,相輔相成的)🤾🏻,她似乎很難順暢地說出自己心裏的想法和感受⏯。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協助她去澄清和解釋👩🏽🦰,比如‘你的意思是說自己覺得這很不公平嗎?’🏊♀️,‘好像你當時很傷心🦇,是這樣嗎?’,‘你能再具體描述一下自己當時的感受嗎🏄🏻?’,……。一個半月的時間過去了,我感到有些著急和沮喪🧑🏽🍼,因為我們兩個似乎仍舊停留在了解問題、收集信息資料的階段,無法深入她具體的核心問題。可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她的抑郁症狀忽然出現了明顯的改善:情緒好轉了,一些歪曲的消極想法也消失了💅🏼,她的自我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強。當我們談論起這種發生在她身上的巨大變化的時候,她自己也感到非常驚喜𓀇👨🏽🏭。她說📽,自己也不明白是怎麽一回事😫,好像那些話從嘴裏一說出來,就讓她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那些以前埋在心裏,讓自己一想到就覺得不能觸碰的種種悲觀和痛苦念頭👩🎓,好像在說出來之後就感到並沒有那麽可怕了。而這種釋然的感覺又讓她更覺輕松和愉快🍷。
這個案例在當時的我看來實在算得上是一個奇跡。不過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已經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在三年多的臨床工作當中,我看到這種‘奇跡般的療效’發生在許許多多的人身上。因為我們相信,對某件事物的言語表達,實際上就是在大腦當中對這一事物的再次加工過程🚦。大自然其實賦予了我們每個人一種神奇的力量👨🏼⚖️,我們擁有對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創傷的自我愈合能力🧎🏻♂️➡️。而這種愈合能力,將可以通過心理治療鼓勵人們進行的思考和表達得到極大的發揮。
說了這麽多,似乎有些‘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含義。其實我並不想在此過分強調和誇大心理治療的作用與效果🌗,坦率地說♙,不論對治療師還是來訪者而言,心理治療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鳥語花香的,這個過程當中會充滿艱澀的思考和直面問題時的痛苦。也不是每一位來訪者在走進心理治療室之後,都能像上面案例一樣短短數周問題全消,也有很多來訪者換過十幾位心理治療師🆓,接受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心理治療而問題依舊存在🕵🏼♀️。也許就像某位心理學家所比喻的一樣✬,推開心理治療室的大門🤼♂️,你既不會看到一位兇神惡煞對你的問題橫加指責🤫、指手畫腳,也不會看到一位揮舞著魔棒的仙女,能夠讓你的問題轉瞬即逝,你唯一能夠看到的,就是一面照得出你真實心靈的鏡子。
(意昂2平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治療師👱🏼👩👩👧👧: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