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全球衛生研究論壇在京舉行
第11屆全球衛生研究論壇在京舉行
韓啟德副委員長在致辭中指出,第11屆全球衛生研究論壇在北京舉行是中國和國際衛生事業發展的一件盛事,這對於在全球範圍內促進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減少衛生領域的不平等現象🐥,提高對發展中國家衛生研究工作的重視程度,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會議的東道主國🚵,此次會議的召開也有助於我國借鑒世界各國衛生研究工作的經驗,促進衛生改革與發展👨🏼🦰。
韓啟德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民健康,采取多種措施保障我國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尤其近年來,中國政府把發展衛生事業作為實現科學發展和改善民生問題的重大舉措🫧,加大了對衛生研究的工作力度🤴🏽。一方面,加強衛生科學技術研究,國務院近期印發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出生缺陷防治、城鄉社區常見多發病防治、心腦血管病🙅♂️、腫瘤等重大非傳染疾病防治,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等作為今後科技發展的優先重點。另一方面,加強衛生政策研究工作♦︎,啟動和推進了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工作👦🏽🚻。這些措施都將有效改善我國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韓啟德說,“疾病無國界”,有效應對疾病👰🏿♀️🥇,促進健康是人類的共同目標和追求⇨。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今天🕵️♂️,加強衛生領域的國際合作尤顯重要。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深入開展交流與合作🎰,促進衛生研究與發展。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開幕式致辭中介紹說,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以及居民健康狀況還存在很大差距⚃。當前,中國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並將健康公平作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並對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做出部署。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衛生研究在實現這些目標中的重大作用🔎,並充分發揮國內外的研究資源促進衛生事業發展。
陳竺表示,中國正在通過不斷加大衛生投入🧑🏻🎓,加強疾病預防控製體系建設,加快農村衛生服務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發展,努力為城鄉居民提供方便、可及👉🏿、均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同時,通過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增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積極履行“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莊嚴承諾🙎🏽♂️。
陳竺還指出全球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健康問題深刻影響著世界衛生事業的發展🧑🏼🤝🧑🏼。就如何有效應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健康挑戰問題,陳竺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加強公共衛生的交流與合作,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二是加強衛生研究和人力資源開發,增強衛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三是國際社會應將消除貧困和健康不公平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及全球衛生研究論壇理事會主席Pramilla·Seananyake也在開幕式上致辭並盛贊了中國政府在促進衛生公平上所作的工作💂🏿。
全球衛生研究論壇(The Global Forum for Health Research)成立於1998年,其宗旨是在全球範圍內提高對衛生研究工作的重視,促進衛生投入👱🏽,確保衛生政策惠及最貧困的地區🫃🏿。本屆論壇由中國作為東道主國,邀請了來自全世界九十多個國家的800余名衛生領域相關研究人員、政策製訂者以及對衛生問題感興趣的發展合作夥伴🎲、非政府組織成員等,圍繞“公平的可及性📪:發展中國家衛生研究的挑戰”這一主題展開討論。論壇為期4天,將進行關於公平的衛生體系可及性👨🏻🦰、公平的可及性的創新研究5️⃣、衛生公平的決定性因素研究等主題的六十余場討論會,共同探討世界衛生研究公平性問題。
(摘自衛生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