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黃浦區心腦血管疾病社區綜合防治研究》項目啟動
《上海市黃浦區心腦血管疾病社區綜合防治研究》項目啟動
發布日期:2007-10-18
10月16日✡︎,由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牽頭🤹🏼,上海黃浦區衛生局共同承擔的項目“上海市黃浦區心腦血管疾病社區綜合防治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上海隆重召開。衛生部疾病預防控製局非傳染病預防控製管理處、衛生部科教司計劃處🚣🏽、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上海市衛生局科教處🧑🏼🏫☑️、上海黃浦區、上海瑞金醫院、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黃浦區疾控中心、黃浦區半淞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京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天壇醫院🤱🏼、宣武醫院👱🏼♂️、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公共衛生學院等相關專家、學者👩🏼🎓、醫務人員近百人參加啟動會🧕。
啟動會由項目總牽頭人李立明教授主持,意昂2官网公共衛生學院胡永華院長、陳育德教授、黃浦區衛生局許祖華局長、上海衛生局唐仲進處長等分別致辭。李立明教授對項目進行總體介紹。
“上海市黃浦區心腦血管疾病社區綜合防治” 項目是在“代謝綜合征的發病趨勢和綜合控製研究”、“社區腦卒中預防與控製適宜技術研究”📸👬、“高血壓綜合防治研究”三個“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基礎上,經有機整合發展起來的。項目現場設在上海市黃浦區,幹預社區為人口10.2萬的半淞園街道社區𓀋,對照社區為有人口9.6萬的南京東路街道社區。對社區全人群進行健康促進活動(全人群策略),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進行危險因素的強化幹預(高危人群策略),對高血壓與多代謝綜合征患者進行藥物和非藥物幹預🙆🏻🍈,進而達到:了解社區中高血壓、代謝綜合征以及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狀況;提高社區人群中心腦血管疾病及其重要危險因素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製率👩🏻💻;通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水平,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提高腦卒中患者的護理和社區康復率🏝🙍🏿♀️,改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在社區多個場所發展政策、建立支持性環境🛩、加強人員培訓和開展健康教育等🚶🏻♂️➡️🙍♂️,促進人群心腦血管健康🧑🏻💼;建立行之有效且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健康促進模式及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治管理模式👨🏻🦲。
同時期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繼續鞏固和完善原有心腦血管疾病社區綜合防治的組織結構🙇、運行機製和工作體系🏋🏼♀️,為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同時期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繼續鞏固和完善原有心腦血管疾病社區綜合防治的組織結構🙇、運行機製和工作體系🏋🏼♀️,為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已經開展的“九五”和“十五”攻關項目中,雖然也在政策開發和慢性病防治管理機製上做了一些探討;但是幹預措施仍以面向個體為主。根據國際慢性病防治領域中的新理念,忽略社會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塑造作用,以倡導個體改變生活方式為主導的預防策略,效果有限。本項目中將在政策開發和環境改造方面做更多的嘗試🥄,通過開發社區、企業、學校和醫院等場所的政策🙅🏼♀️🤦🏼♀️、調整機構設置和運行機製、建立支持性的環境,便於社區成員逐步向著健康的生活方式轉變🫷🏼,實現真正意義的健康促進。希望通過幾年的嘗試和努力🙀,最終總結出可供國內外同行借鑒的社區為基礎的慢性病綜合防治的經驗和教訓。
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與上海市黃浦區衛生局有近20年的合作歷史,從老年生活質量研究🕴🏼、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科研合作,到“九五”原發性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研究和“十五”心腦血管疾病的社區幹預研究等攻關項目,雙方共同在人群慢性病防治領域進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實踐✬。《原發性高血壓的社區綜合防治》項目獲得“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驗收優秀項目🫵,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黃浦區半凇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因為對社區居民的熱情服務和對當地慢性病的科學管理,多次獲得區級先進集體♦️🐻❄️、區級優秀項目社區醫院🦠、區級衛生系統“九五”期間科研教育工作優秀組織獎🤵🏿♀️、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上海市模範集體。
經過十年的努力↕️,幹預社區的高血壓病人的知曉率、治療率🫳🏻、控製率顯著提高🧛🏿🤑;堅持服用藥物治療的高血壓病人中,2/3以上的病人血壓控製在140/90mmHg以下;高危個體中超重🤚🏿、過量飲酒、嗜鹽、吸煙、不鍛煉等危險因素水平有所改善;社區全人群血壓水平曲線出現了平行下移🍩,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了3.6mmHg和2.9mmHg;社區人群腦卒中發病率呈現長期下降趨勢;成本效益分析結果顯示🚛,每投入1元的資金開展社區高血壓綜合防治,可以為國家節約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費用8.59元🤞🏼。通過項目的培訓和實踐,培養了一支社區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的專業醫療衛生工作隊伍,成為今後“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半淞園街道社區多年來一直作為項目幹預社區,建立了可運轉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發病監測系統,且具備一支有工作熱情🕜、責任心強🈚️、技術力量較強的社區醫療衛生工作隊伍📟。
社區醫生代表講話,她談到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不合理🤟🏿、肥胖、體力勞動和運動較少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的危險因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最有效方法是社區防治🆘。
社區醫生代表講話,她談到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不合理🤟🏿、肥胖、體力勞動和運動較少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的危險因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最有效方法是社區防治🆘。
衛生部雷振龍處長、陳旭利處長分別講話,談到我國慢性病患病率高,增長速度快,其防治應立足綜合防治觀念和幾個轉變:從科學研究轉向公共衛生實踐𓀑,從醫院為基礎轉向以社區為基礎,從專家科學研究行為轉變為群眾自我保健行為,從城市為重點向城鄉結合部轉變,從個體行為幹預轉變為群體防治等。需要建立適合國情🎻、能夠充分發揮政府👩🏻🍳、衛生機構、社區群眾三方面積極性的🏪、能可持續發展的防治模式。這個項目對我國進一步製定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策略與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和意義💇🏿♀️。
(公共衛生學院,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