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院舉辦健康教育指南講座
基礎醫學院舉辦健康教育指南講座
發布日期🏑:2006-06-14
2006年6月10日(周二),基礎醫學院舉辦的“愛心獻社會 健康入社區——健康教育指南”講座如期舉行⛑️,講座邀請了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學系常春副教授為同學們講授了關於社區健康教育的內容。
本次活動作為“知識回報人民 愛心奉獻社會”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促進同學們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對我國醫療環境和醫患現狀的認識,培養醫學生崇尚科學、服務人民😮💨、回報社會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學有所用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醫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在實踐服務中體現黨員和團員的先進性🖖🏽🫵🏿。
講座中,常春副教授針對我國的主要健康問題🔬、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意義、健康教育實踐、健康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常春老師講到,我國排在前五位的死亡疾病占人口死亡率的80%左右🪸,另外流行病也有增長,尤其是性傳播疾病,如艾滋病、乙肝。這就督促我們采取有效的公共衛生策略。健康教育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幹預,幫助個體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覺采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減輕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通過健康教育,使人們采納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因此,健康教育是提高廣大群眾健康意識與健康技能的重要途徑👷🏿♀️,它能夠低投入🚣🏼、高產出🏇🏽,促進疾病預防,更加合理利用衛生服務🥁,對人們的健康康復、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已有很多健康教育的成功例子。大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發揚奉獻社會的精神,也做了很多健康教育的工作,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後,常春老師對於健康教育工作提出:首先要正確評估目標人群的健康教育需求,然後確定健康教育策略👁,使用健康教育材料👨🏽🦳,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對於健康教育工作者,應該提高自身素質🧙🏽♂️,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具有親和力,能夠做到平等待人♟,培養人際交流技巧👱🏿,尤其要有專業精神🐂,有服務人民的精神。
講座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大家踴躍提問。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健康教育的知識,並決定將所學用到實踐工作中,發揚醫學生服務社會的精神🧗🏻♂️。最後🧜🏻♀️,講座在大家的熱烈討論中完滿結束👆🏿。
(基礎醫學院團委 基礎03級團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