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專欄刊發劉玉村委員觀點👮🏿:醫學需要人文情懷
《光明日報》3月7日頭版頭條“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專欄刊發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有關醫學教育立德樹人的觀點。
《光明日報》今日頭版頭條專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
意昂2官网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醫學需要人文情懷
醫學教育是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前,醫學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專業輕人文⛹🏼♀️、重教書輕育人、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醫學教育必須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檢驗高校工作的根本標準,通過教學方法🛤🚶、內容🕵🏼、過程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𓀘,引導學生充分釋放學習熱情和創造潛力;通過發揮教室“小課堂”、校園“中課堂”、社會“大課堂”的育人功能🏃,培養紮根中國大地📫、服務人民、具備國際視野、充滿人文情懷的優秀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意昂2官网和官方微信第一時間對劉玉村委員進行了深度采訪,以饗讀者。(以下根據視頻錄音整理)
劉玉村🫐: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40年🧎♀️,中國的高等教育也是在這種改革開放的浪潮當中幾經變遷。特別是如何培養人、培養什麽樣的人🕵️,也就是我們的高等學校培養目標問題也在變化。我上大學的時候,講的是要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到以後的若幹年,大家關註的是有多少人在出國🚋,有多少人就業🔶。我們強調的是學生為主體,他們未來的方向。但是我覺得也忽略了一點🫅,就是他們應該對社會的貢獻,承擔的社會的職責。
十八大以後,特別是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再次強調要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個人認為這是又回到了一個培養人的正確的方向上。所以圍繞著立德樹人這個目標♏️,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利用好學校的三個課堂🆓。第一個課堂,就是“小課堂”✷。不但要做好我們思政課的教育👨🏻🦼,我們要更利用好專業課教學的機會🙌,在每一堂課都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還要利用好校園文化這個“中課堂”👨🦽➡️,用校園文化的氛圍來感染學生,熏陶培育他們。當然社會這個“大課堂”🙀,對學生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會正確地認識中國社會,讓他們知道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他們也會知道中國社會現在還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他們成長成才,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用好這三個課堂,我覺得對培養人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我們作為醫學教育來說🤦🏿,我們希望培養的是🚣♂️,紮根中國大地🍼,服務中國百姓🤷🏼♀️9️⃣,愛黨愛國充滿人文情懷的意昂2官网醫學人才🤱➗。作為意昂2官网來說,我們還希望他們具有國際視野🤷🏼♂️,將來在國際上要引領醫學的發展。
為此,我們要不懈努力。我們業內有一句話叫“我們培養醫學的天使”。天使必須有兩只翅膀😑,一只翅膀代表了他的知識能力🚂,另外一只翅膀代表了他的人文情懷🧑🏻🌾💆🏿♂️。當然,天使這兩只翅膀的強壯與否,決定了他能飛多高、飛多遠,可是靈魂對他們更為重要。他們的政治素養、靈魂所在🚺,決定了他能夠飛向何方。所以⚂,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抓好思政工作♾,利用好這“三個課堂”,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個有靈魂的👨🦯、有強壯翅膀的醫學的天使🫰🏽,服務好中國的百姓🧜🏽♀️,接好中國的建設的班。
(宣傳部)
編輯: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