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修訂及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製度的實施與完善》榮獲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批準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的決定》(教師〔2018〕21號),公布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結果。《我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修訂及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製度的實施與完善》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介紹:
醫學教育承擔培養醫學衛生人才的重任,直接關系到人民健康需求、健康中國戰略及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中國作為醫學教育大國,醫學院校林立但發展不均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醫學教育認證作為國際通行的醫學教育質量保障機製,旨在提高醫學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醫學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成果基礎可追溯到2002年🤽♀️,項目負責人牽頭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研究”😽,研究擬訂了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指南🪕🫏。在課題組的建議和推動下,2008年教育部和原衛生部聯合頒布了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指南(試行)》,成立了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及秘書處,啟動了我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成果通過修訂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和健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製度,實施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認證製度,在我國醫學教育的規範辦學、保證質量、深化改革和推進國際化進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標準的製定和完善🤘🏿,填補中國醫學教育標準的空白🗣,引領中國醫學教育發展方向
參照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2012年版《全球醫學教育基本標準》,運用比較研究、實證研究🙆🏽、專家咨詢和實踐總結的方法,成果對2008版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進行修訂和完善,形成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2016版)》。
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填補了我國百余年來現代醫學教育缺乏標準指導的空白🐨👨🏻🎨。2016版標準反映醫學教育的國際趨勢、國內現狀和社會期待,體現醫教協同👩🏼🍳,與國際標準接軌。
2016版標準成為國家高等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和辦學依據🍁,得到國家的認可和支持,也成為教育部新近頒布的國家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標準🧑🦽。同時🛐,國辦發〔2017〕63號 《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醫學教育質量評估與認證製度,到2020年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院校醫學教育專業認證製度。”這一政策的提出正是基於成果的實施🥓👋,並對成果的進一步改進和推廣提出了要求5️⃣。
- 建立了我國醫學教育外部質量保障機製
成果服務於健康中國戰略🛤📆,建立了國家醫學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從機製體製上保證了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2012年,秘書處實體化和秘書處工作組的成立🤭,加快了我國醫學教育認證推進步伐。參照國際通行的認證規範,成果形成了“認證申請-學校自評-現場考察-認證反饋及認證報告-持續整改”的認證流程;結合我國醫學教育實際情況,創建了前期考察製度(針對和標準有一定差距的學校進行前期考察)和回訪製度(對認證後整改不力或發生重大變化的學校進行回訪)的中國模式🤵🏻♀️,體現了“以評促建”和“持續改進”的基本原則。
認證流程
成果建立完善了內部管理製度和工作規範🚂,編寫並定期修訂和完善了認證《專家手冊》和《院校手冊》,為認證實施提供指導;建立了學校對認證工作和認證專家的評價反饋機製,保證了認證過程符合國際規範並不斷完善👳🏽♂️。
認證指南、專家手冊、院校手冊
成果組建了水平均衡的專家隊伍(240余位,包括數十位外籍專家),專家的專業覆蓋教育學、醫學教育、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至2017年底🔮,完成全國73所醫學院校(73/153)臨床醫學專業認證🙅🏼,17所院校前期考察和5所院校回訪;45所院校提交了67篇進展報告和11篇綜合報告。2015-2017年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反饋結果分析顯示,100%的院校對認證工作總體情況表示滿意💦,超過92.8%的學校認為認證在更新教育理念🧒、明確培養目標、完善教育計劃、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基地建設、促進教學改革🧛🏼♂️💮、優化教學管理過程和增加投入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實踐
- 推進了我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製度與國際接軌
中國醫學教育在實施🦬、改革及質量評價等方面多處於“經驗狀態”,不利於我國醫學教育的發展。成果通過修訂標準並完善優化認證機製,逐步建立了與國際實質等效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製度,為中國醫學教育質量的保障和提升奠定了基礎。
多年來👮♂️,工作委員會與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西太區醫學教育協會(WPAME)👩🏼🎓、澳大利亞醫學理事會(AMC)以及美國國際醫學教育與研究促進基金會(FAIMER)等國外認證機構廣泛合作🧠,並邀請國外專家參與中國的認證🍫,積極參與醫學教育認證國際組織活動🐜,促進中國醫學教育的國際化和認證製度的實質等效🌘。
國際交流與合作
參與我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外籍專家高度認可中國醫學教育認證製度,2017年FAIMER特別推薦緬甸認證考察團到中國觀摩學習臨床專業認證程序,標誌著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走向國際舞臺🧑🏼🚀,開始發揮國際影響力。
緬甸認證考察團到中國觀摩學習
- 促進了我國醫學教育先進理念推廣與傳播
成果修訂完成的2016版醫學教育標準適應醫學教育發展趨勢👈🏽,引入醫學教育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方法,對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引導作用。
成果的實施搭建醫學教育交流平臺,培育醫學教育質量文化。累計組織召開國際醫學教育高峰論壇、認證工作會、認證研討會🫃🌦、專家培訓會🏄🏼♂️、秘書培訓會、院校培訓會等會議三十余次,惠及全國醫學院校超過130所,累計數千人次。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成員將認證理論與院校考察實踐結合🎭🫶🏻,發表近二十篇學術文章,積極宣傳醫學教育及醫學專業認證的理念💔。
搭建醫學教育交流平臺🎑,傳播醫學教育先進理念
- 重塑了我國醫學教育評估與認證的文化氛圍
我國的教學評估通常是結論性或等級性的評價模式🛠,對評估後的持續改進不夠重視。臨床專業認證強調以發展為目的的評價理念,強調認證後的持續改進,重塑了我國醫學教育質量評價文化氛圍。
成果凝聚了中國醫學教育專家的智慧與心血,本次獲獎體現了既往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的成績,也為未來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對參與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實踐與發展工作的專家和院校等也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
(教育部臨床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處)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