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看望慰問援藏專家
新聞背景: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醫學部高度重視醫療援藏工作,自2015年8月起先後組建三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與北京協和醫院一起對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共同實施支援。按照“同期輪換⬇️,壓茬交接”的工作安排,7月26日,醫學部第四批援藏隊員啟程赴西藏與第三批隊員完成無縫交接。醫學部主管醫療工作的副主任劉曉光教授親赴拉薩參加中組部召開的“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推進會”,同時委托醫院管理處張騫處長陪同第四批援藏專家前往西藏完成工作交接🫷🏽。數小時後👨🏽🏭,剛剛抵達拉薩的第四批援藏專家們就迎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7月27日上午,正在西藏考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程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看望慰問了正在這裏進行交接的第三、四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專家們。
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李克強總理親切地和援藏專家們交流,深情地勉勵大家🎵:“你們都是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優秀醫護人員,西藏這些年醫療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優秀醫護人才仍很短缺🛻。你們遠離家人👨👩👦🧛🏽、無私奉獻來到這裏🚭,令人感動。我希望你們既要當好醫生,治病救人;又要當好老師💁,帶好徒弟。來的時候是一支醫療隊,走的時候留下一大批白衣天使。”
自201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出《關於做好“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選派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醫學部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根據受援醫院實際需求🧘🏽,統籌協調優質的醫療資源“組團式”支援西藏。2015-2017年🤷,意昂2官网所屬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共選派援藏專家62人,其中高級職稱占56.5%。涉及11個非手術科室(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腎臟♓️、內分泌、風濕免疫、兒科、神經科、腫瘤、急診科)🥝;8個手術科室(普外科🤔、骨科👨👦👦🌘、運動醫學、泌尿科、神經外科🧊🚍、胸外科、眼科、婦產科);以及信息、院感、管理等3個支持部門。
2018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已經進入到第四年,這也是極為關鍵的一年,各項工作都已經到了需要“更上一層樓”的境地。醫學部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積極布置,精心組織✊🏽,選派了第四批共21名醫療援藏專家,他們年富力強♔,都是各醫院各科室的骨幹力量,在本職崗位做出了突出成績✸,是大家公認的優秀人才,他們將在前幾批援藏專家工作的基礎上,繼續為西藏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把總理的囑托做到實處。
新聞鏈接👳♂️:
作為國家最重要的醫學基地🙂⛱,醫學部在支援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主力軍”和“先鋒隊”的作用👯。在為期三年的援助過程中,援藏專家利用醫學部在醫療救治、臨床教學🍔、臨床科研👩🏽⚕️、學科建設、醫院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切實幫助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提升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援藏工作成效顯著,鞏固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在西藏醫療的學術引領作用👏,區域輻射大病兜底地位#️⃣。援藏專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傳、幫、帶📄,在管理、臨床一線傾盡所能,傳道授業♣︎,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同時他們不斷拓寬領域,探索新模式的援藏活動,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填補了西藏多項空白,創造了西藏自治區和拉薩市衛生系統多個第一。
心血管內科開創心臟電生理亞專業;建立心血管重症亞專科;開展首例直立傾斜試驗。
腎臟內科開展首例介入下動靜脈瘺狹窄擴張手術👱♂️,開展動靜脈瘺成形術、腹膜透析導管置入術。
神經內科獨立建科並逐步劃分出腦血管病、癲癇等亞專業;開創了腓腸神經活檢術🧛🏿♂️,肌肉活檢術,周圍神經和肌肉病理檢查,缺血性腦血管病靜脈溶栓,MMSE量表藏語化、MoCA量表藏語化等新技術。
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西藏地區首例頸動脈重度狹窄的介入治療,提升了腦腫瘤手術及腦動靜脈畸形的栓塞治療技能。
兒科建立小兒高原性心臟病的超聲心動圖監測體系,開展床旁超聲心動圖檢查等5項新的診治技術。
泌尿外科帶動開展腹腔鏡手術等微創技術,技術達到省會醫院領先水平。
眼科開展葡萄膜炎規範化診療、白內障超聲乳化等新技術🦁,填補了自治區眼科多項技術空白。
感染管理科開展系統的院感專業工作🤽🏻,包括醫院感染管理的體系建設🫶🏽、製度製訂等系統工作🧑🏽🔬。
血液科明確診斷並治愈首例彌漫性肺泡出血🤰🏽,治愈首例兒童甲型血友病,是目前西藏唯一一家可以治療血友病的醫院🙌🏽。
風濕免疫科開展並切實落地關節超聲、淺表超聲和靶向治療等5項新技術。
呼吸內科開展經支氣管鏡縱隔淋巴結穿刺活檢術、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等7項新技術👆🏿。
內分泌科完成首例Graves眼病患者的激素沖擊治療;首次開展皮質醇、ACTH水平測定、實時動態血糖監測技術等十余項新技術新業務🚴🏿♂️。
急診科開展首例rtPA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三大急症”的靜脈溶栓治療等技術。
耳鼻喉科開展鼻內鏡🧒🏻🧑🏿🍳,前庭功能檢查▪️,眩暈綜合診治👷🏿♀️,人工聽骨聽力重建等實用新技術。
信息科實現了本地工作人員能夠獨立使用數據庫,並配合西藏兩次醫改工作的信息系統升級對接順利完成🛟。
婦產科完成了首例腹腔鏡下輸卵管間質部妊娠手術;填補了自治區醫院生殖醫學的空白,開設了生殖專科門診。
骨科和運動醫學創造了首例復雜頸椎外傷前後聯合入路減壓固定融合術、首例頸椎骨折脫位術中撬撥復位固定融合術等5項新技術。開展了各種膝關節鏡手術🤐,並通過傳幫帶,使部分高年資主治醫師具備了開展膝關節鏡操作的能力🚶♀️。
腫瘤科開展腹腔熱灌註治療🪯、局麻CT引導下肺癌腫塊射頻消融術、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療等新技術。
消化科開展首例內鏡下乳頭開窗術、內鏡下小腸營養管置入術等多個新技術。
普通外科開展肝內膽管結石的半肝切除術等3項新手術🥍;針對“包蟲病”的專項診治📤🧑🏻⚖️,組成診治專家組𓀁,為肝包蟲病治療建立了綠色通道📓。
胸外科開展胸腔鏡復雜胸腔粘連的松解💃🏽、首例先天性食管閉鎖畸形矯正等新技術。
(醫院管理處)
編輯🧑🏻🤝🧑🏻🚶♂️➡️: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