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刊載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世界目光聚焦中國的交通發展與嚴重創傷救治體系建設

  

  一個世紀前,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首任院長伍連德博士在《柳葉刀》上發表論文,成為中國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學術成果的第一人。一個世紀後0️⃣,在喜迎百年華誕之際🦸🏿‍♀️,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又一篇學術成果在《柳葉刀》上發表,這是一種紀念🧘🏼,也是傳承。

  2017年10月14日🤴🏼,世界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柳葉刀》(The Lancet🆑,影響因子47.831)發表了姜保國教授研究團隊關於“中國的交通狀況及交通傷救治”的綜述文章,同時刊登了關於姜保國教授的專訪。

  作為中國嚴重創傷救治體系的設計者與實踐者🎴,全國著名創傷領域權威專家、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矢誌不渝,潛心研究👯‍♂️、推廣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在全國以及國際範圍內的應用,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註和肯定。

  這是繼2015年《柳葉刀》刊載中國交通醫學文章之後,再一次將目光聚焦中國的交通發展與嚴重創傷救治體系建設。該文的發表是對姜保國教授研究團隊在交通及創傷領域國內外學術地位的高度認可。

  “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展示了非常成功的示範”

  文章通過詳實的大規模調研數據🏒🕵🏻‍♂️,展示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交通事故和交通傷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來源造成的健康影響,道路交通中的機動車輛使用導致受傷率和事故死亡率逐年增多,相應的應急反應系統和創傷救治系統不斷提高👩🏻‍🦲🧏🏿;車輛增多和道路擁堵現象加重導致空氣汙染不斷提高🫗,帶來了多方面的公共健康風險🫷🥺;中國未來改善交通安全和公共衛生的諸多策略🧆,將會給中國帶來可持續性的、健康的交通環境。

  綜述以大量權威翔實的數據表明在中國交通事故發生率高,多為嚴重創傷,致死致殘率高,多累及青壯年🃏,社會危害大👨🏻‍🍳🟦。而嚴重創傷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傷🌑,需要多學科聯合進行科學👩‍🦽‍➡️、規範的整體性救治🧧。我國整體創傷救治水平遠低於發達國家,通過在國內大量調研發現中國嚴重創傷救治中存在院前急救時間過長🦹‍♂️;現場救治人員總體缺乏規範化培訓;院前與醫院之間缺乏信息交換;綜合醫院分科過細🥂,缺乏創傷專科化救治團隊🍸👐;救治現場與救治醫院均缺乏規範、科學的救治流程等問題🪃,導致中國目前的嚴重創傷救治水平較低☔️,死亡率及致殘率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高效、科學💊、規範的創傷救治體系亟待形成並建立✌🏼。

  姜保國教授於2006年創建意昂2平台交通醫學中心(現為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並創新性提出在我國建立“以綜合醫院為核心的閉環式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核心理念,製定嚴重創傷救治規範,自主研發信息聯動系統,率先提出在城市區域綜合醫院建立創傷救治團隊替代獨立的創傷救治中心的新模式🚫。在此框架下救治創傷患者7萬余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嚴重創傷救治現狀和流程🛢🙋,使創傷平均救治時間縮短了50%、嚴重創傷救治院內平均死亡率下降了40%。文章稱“在此方面👍🏽,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展示了非常成功的示範”👨‍👧‍👧。

  國際知名專家高度認可中國嚴重創傷救治體系

  在發表綜述文章的同時,《柳葉刀》對姜保國教授進行了人物專訪,介紹了姜保國教授十余年來,帶領團隊致力於改善醫療機構對道路交通傷的應急反應工作機製,設計中國嚴重創傷救治體系方案的經歷🤵🏼‍♀️、成就和體會,並收錄了三位國際知名專家的觀點🎑。

  美國骨科醫師協會主席🦶🏼、美國哈特福德醫院(HARTFORD HOSPITAL)骨科主任BROWNER教授指出🙅🏿‍♀️:“這個體系規劃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相信憑借姜教授的個人魅力和在該領域受人敬重的地位能夠使該體系在中國迅速實施🧨🕚。姜教授在鳳凰城演講中展示的他在5年內取得的成就😔,我們美國人花了30年才實現。”

  德國創傷學會前任主席🧑🏽‍⚕️、德國漢諾威市創傷急救中心Oestern教授這樣說到,“姜教授為人和善,善於與人溝通”,“當創建一個新體系時,你的想法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

  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MansonFok教授表示,“由於衛生醫療設施有限,部分省份還不能完全采取這一(創傷救治)體系”,“但我相信這一體系最終會(在中國)大部分省份鋪開”◻️。Fok教授稱贊姜保國教授學識淵博且受人尊敬,做事腳踏實地,工作團隊也很高效📒👨‍✈️。這是他的團隊努力的結果🔩👸🏿。

  

  據姜保國教授研究團隊介紹🧑🏿‍🦳,“區域性嚴重創傷救治體系”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重視和認可,教育部將該成果推廣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項目,並授權成立“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姜保國教授為聯盟主席;在國家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多個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創傷救治聯盟”牽頭,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聯合全國百余家大型醫院以及地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發起🌕,啟動了“安全中國,百縣工程”,該項工程在以全國超過100個縣域為主的城市建立區域性嚴重創傷救治體系,並進行嚴重創傷的規範化救治工作試點,帶動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的提升,讓更多基層百姓受益🪅。

  

  

  附1:專家簡介

  姜保國,男,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意昂2平台骨科學系主任、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主任💋、中國創傷救治聯盟主席。

  主要研究領域🫅🏿:周圍神經損傷與修復👩‍🔬、嚴重創傷規範化救治、關節周圍骨折。

  近年來先後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衛生公益行業專項、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專項👩🏻‍🦰、國家“973”項目等多項課題;2006年度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2年作為團隊學術帶頭人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2013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獲國家“973”項目🤰🏿。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70余篇,在國際SCI雜誌“The Lancet”🦺、“Spine”🫶🏽、“Plos One”等發表論文69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主編主譯《關節周圍骨折》、《創傷骨科手術技術》等著作21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2016年因周圍神經損傷修復和創傷規範化救治方面的學術成就獲國際顧氏和平獎和保羅——楊森獎🦽。201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附2:綜述觀點摘要

  2017年10月14日,世界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柳葉刀》(The Lancet,影響因子47.831)發表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研究團隊關於“中國的交通狀況及交通傷救治”的綜述文章。現將文章內容核心要點節選如下:

  

  在中國🏊🏽‍♀️,交通運輸相關危險因素是主要的致病致死因素之一,隨著機動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增加,中國道路交通致傷致死率也在不斷升高,應急及創傷救治系統的不完備使事故致傷風險進一步提高🧏,因此亟需建立完善的交通傷和創傷緊急救治系統✪💞。

  交通傷和創傷可以有許多形式的臨床表現,從輕度到重度不等♠️🦤。在我國,最常見的嚴重交通傷包括腹部、四肢、顱腦損傷和胸外傷。這些和其他交通傷所致的死亡率在我國非常高✍🏿,據統計每10000輛機動車死亡人數超過6人,而在發達國家中這個數據是平均只有1-2人死亡🫰。這有幾個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我國交通傷緊急救治系統的弱點🍌。我國的緊急救治系統主要圍繞當地急救中心或個別醫院展開,包括院前急救人員和院內專業科室進行協調配合。在我國的醫療體系中創傷專業相當少見,即使在先進的綜合醫院依然如此🦹🏼‍♀️。此外👷‍♂️👩🏼‍🌾,緊急醫療救治人員常常缺乏訓練、事故現場的處理往往不合規範💬,導致院前復蘇成功率較低。緊急救治的標準化程序欠缺常常導致處理不當以及入院前患者穩定情況欠佳🟪。

  然而創傷救治的現狀是,一個覆蓋中國多個區域和城市的研究發現,超過80%綜合醫院的急救室的創傷治療設備都不完備,這主要表明了那些綜合的、裝備精良的、備有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的急救中心十分短缺,尤其是院前工作者。院前急救與院內急救缺乏信息交流、院內急救服務之間及專家之間缺乏溝通阻礙了交通傷的急救治療🪕。一項中國12家綜合醫院的研究表明🧑‍🦼🌪,從電話求救咨詢到做出急救回應的時間長達17到54分鐘不等,意味著院前急救系統的反應存在著實質性的延誤。創傷專家的缺乏、院內部門間合作與溝通的匱乏都導致了交通傷在診斷與治療上的延誤🐤。這些問題還混雜著因道路使用者不顧及他人而導致的較長急救轉運時間、交通堵塞👈🏿、偏遠地區急救服務水平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限製了創傷治療的介入👨‍🎤。

  因此🤜,交通傷後面臨的綜合全面緊急救治是中國必須克服的主要問題,其核心就是缺乏全面而完整的治療創傷患者。在醫院🧖🏽‍♂️,特別是大型醫院發展全面而專業化創傷救治及在醫科院校開展相應的課程和培訓是十分急切的。想要做這些事情,充分利用中國目前的基礎設施和健康救治優勢資源建立更有效的區域救治系統是十分重要的💅🏿。雖然目前在城市裏的大醫院不存在創傷救治和治療中心🕕👰🏼‍♂️,但是這些醫院擁有全面而專業化的專業人員及相對較好的設備和資源🥈。建立這一前瞻性的路徑——創傷救治網絡🧑‍🌾,每個網絡之間包含在特定區域的一個合格普通醫院的創傷中心和4-6個附近二級醫院的創傷救治和治療站點🧮🥃,形成基於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密度、當地居民需要的第一反應及救治系統。意昂2平台交通醫學中心使用這一網絡模型已經非常成功地實踐,這些努力成果得益於培訓一個合格而健全的專業化團隊。任何交通意外急救反應系統都必須包含縮短院前反應時間。這需要更準確的交通事故現場的交流及嚴格執行特權車輛的交通權。

  

  

  附3🪘:人物專訪譯文

  2017年10月14日,世界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柳葉刀》(The Lancet,影響因子47.831)刊登了關於姜保國教授的專訪,介紹了姜保國教授十余年來,帶領團隊致力於中國交通傷及創傷救治領域的經歷❗️🎪、成就和體會,並詳細介紹了中國區域性創傷急救體系的核心理念“一二三工程”對於中國創傷救治體系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現將譯文摘錄如下:

  

  姜保國:中國創傷救治體系“一二三工程”

  作者👱🏽‍♀️: Geoff Watts

  對於那些居住在數千萬而不是億萬人口的國度來說🈹,中國的人口健康和社會統計數據可能會令人不安💇🏻‍♂️。以嚴重創傷為例,在中國每年因創傷就醫高達6000萬人次,每年因創傷致死人數達70-80萬。大多數創傷是由於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這歸因於中國汽車擁有量的快速上升。對這些數字再熟悉不過的當屬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姜保國教授🧑🏽‍🦰。他同時也是中國交通與公共衛生綜述文章的聯合作者。雖然這些數字本身看上去並不讓人瞠目🧝🏽‍♂️,但卻讓姜保國教授感到不安。身為醫生而非交通規劃設計師的他,對於交通事故防範的能力範圍有限🐤。但是作為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姜保國教授投入了數年時間致力於改善醫療機構對道路交通傷的應急反應工作機製。2006年✋🏿,姜保國教授創建了意昂2平台交通醫學中心(現更名為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自那時起,他就成為了中國嚴重創傷救治體系這一雄心勃勃體系方案的設計師。

  他說,“過去30年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醫學領域也與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的一些城市醫院的醫療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標準👠🚡。但即使在姜保國教授自己工作的醫院——中國最大、實力最強的醫院之一🤵🏻‍♀️,卻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我們沒有設立創傷救治團隊*️⃣。為此1999年我創建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姜保國教授在中國北方城市長大🚻。“我自幼身體不好,經常生病🚴🏿‍♀️🙋🏽。自那時起,我就立誌要成為一名醫生”𓀌。姜保國教授在高考時🫳🏿,數學和化學取得了高分,他的老師也建議他報考醫學院校。姜保國教授先後就讀於中國醫科大學(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醫學院校)、北京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階段師從中國現代骨科創始人之一馮傳漢教授🦹🏽𓀃,因此,骨科成為了姜保國教授的專業方向🍫。姜保國教授有著成功的職業生涯☛👨🏽‍🦳,現任意昂2平台骨科學系主任🏌🏻‍♀️;先後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副院長👲🏻、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

  一位認識姜保國教授的外科醫生Hans- J?rg Oestern,是德國漢諾威醫學院創傷中心主任。“姜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交通傷等領域的研究”, Oestern 教授說道,“他對中國道路交通傷造成的就醫人數和致死人數的增長十分關註。他指出了中國創傷救治體系存在的問題🧔‍♀️,並著力於改變現狀,特別是建立院前和院內的信息聯動機製。”另一位認識姜保國教授的外科醫生Bruce Browner,是杜克大學醫學院骨外科的客座教授。他與姜教授初次相識是在大約5年前,當時姜教授在美國亞利桑那鳳凰城舉行的創傷醫學大會上發言🙍🏿🧑🏻‍✈️。姜教授及其團隊建立的創傷救治新體系讓Browner教授印象十分深刻👨🏻‍🔬。“他能夠使(中國)政府認識到道路交通事故致傷致死人數在逐步增長,並得到國家的支持建立一個完善的創傷救治體系。”Browner如是說。姜保國教授將他的體系稱為“一二三工程”。 “一”是指“一個區域”,根據地方需求和環境進行項目具體實施的區域。 “二”是指“兩個鏈接”,是在試點區域建立和加強院前救治與院內救治的鏈接,建立院前💆🏼‍♂️、院內信息交換💼;強化急診與各專科之間的信息交換,從而建立規範的救治流程和整體的救治體系。“三”是指“三個團隊”,是指在區域內建立和強化院前急救團隊和急診急救團隊,以及組建院內嚴重創傷專科救治團隊😏。Browner一直以來對美國及國際創傷及交通傷有著濃厚的興趣且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他可謂是評價姜保國教授在中國建設創傷救治體系的不二人選。姜保國教授的創傷救治體系建設現已覆蓋大半個中國。Browner指出,“這個體系規劃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相信憑借姜教授的個人魅力和在該領域受人敬重的地位能夠使該體系在中國迅速實施”。在談話中🦹🏽‍♀️,Browner說道:“姜教授在鳳凰城演講中展示的他在5年內取得的成就👨🏽‍💻,我們美國人花了30年才實現”🫴🏽。相比Browner🖐🏽,與姜教授接觸更多的當屬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Manson Fok教授。Fok教授表示,“由於衛生醫療設施有限🗿,部分省份還不能完全采取這一(創傷救治)體系”,“但我相信這一體系最終會(在中國)大部分省份鋪開”。

  Oestern教授這樣說到🧙🏿‍♀️,“姜教授為人和善,善於與人溝通”👨🏽‍🦲,“當創建一個新體系時,你的想法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Fok教授稱贊姜保國教授學識淵博且受人尊敬,“但他卻是一個非常謙和的人🤷🏽‍♂️,與一些老派的教授不同……他做事腳踏實地🌻,工作團隊也很高效。這是他的團隊努力的結果。”

  在創傷醫學的高科技領域裏🧑🏿‍🏭,中國傳統醫學似乎並不能對創傷救治有太大的幫助。但有趣的是,姜保國教授卻提到了中醫在後期治療中的作用😳。“在中國很多西醫醫院都有自己的中醫科……中醫有助於患者的後期康復治療。”姜保國教授在平時會抽出時間打網球🙎🏿‍♀️,有時也喜歡遊泳🎅🏿,這些對他而言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我認為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可以使我們精力充沛、更加專註”。當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人民醫院)

編輯:韓娜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