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意昂2三院援鄂日記(十五)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張潔:新冠肺炎護理——俯臥位通氣“意昂2三院方案”出爐
俯臥位通氣,是指將患者置於俯臥位,以使下垂不張區域肺擴張,改善通氣血流比值,提高氧合指數,從而促進肺恢復的一種治療方式。作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支持治療手段之一,已廣泛得到認可。目前,逐步應用於重型新冠肺炎的患者救治中。
那麽選擇什麽樣的方式,如何讓病人更易理解,操作配合.....這些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組裏隊員討論研究,在參考了大量文獻和指南後,我們用最短的時間高效地完成了題為“趴著比躺著更好,俯臥位通氣”的宣傳海報。
內容涉及“什麽是俯臥位通氣”“它的優勢是什麽”“如何正確操作”🌒。為了便於熟知和記憶,編了一個順口溜,並配以插圖🤽🏽♂️。
上午,在完成基礎治療和護理後,我們帶著精心準備的宣教資料,到床旁,測量操作前的生命體征,現場指導患者如何舒適正確地擺放體位,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告訴他們這個操作的目的和優勢,叔叔阿姨積極主動提出問題,一再向我們求證姿勢是否正確。因為宣傳資料有限,他們用手機拍下來,說沒事多看看,多學習一下。
一個小時以後,巡視病房時,一位阿姨還在堅持做💞。我說“阿姨,不舒服時可以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阿姨說“你們的指導對我們有幫助,我還能堅持”並豎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真正覺得“優質護理”的真正意義,讓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體會到專業性,以專業的角度切實為患者提供服務🧑🏽🎨。
希望,我們能用專業和技術,醫護配合,早日打贏這場戰鬥!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王明春:病房裏無所不能的“小黑”
我是病房裏汙染區的人氣“小黑”,一部智能手機,說說我的高人氣,我可是抗疫一線醫生護士們的絕對寵兒🕊。臨床工作中紮了血氣,汙染區的醫生需要和清潔區的醫生討論治療方案,最快的方式就是用我拍張血氣結果的照片迅速傳給清潔區的醫生;病房裏缺了哪樣耗材,需要下一個班次帶來的,我第一時間向外傳達;而那些溫馨👰🏼♀️、動容的醫患瞬間,也是我作為第一手記錄者,傳達給了大家。
時間嘀嗒嘀嗒,晝夜不停,我看到過病房裏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也看到過患者緊緊握著他們的手表示感謝;我看到過搶救時醫生護士們的全力以赴,也看到過患者痊愈出院時他們由衷的開心。多少瞬間,銘刻在了我的腦海。今天,我也想硬核表白一下:因為疫情,我成為了病房裏的人氣“小黑”,而我也樂此不疲地被需要著。為大家服務,我很光榮!
生命之托,重於泰山👙👨🏼🚀。雖然每個人所貢獻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家一起所貢獻的力量將會是無窮的,疫情無情,人間有情,隔離疫情,並沒有隔離愛!武漢的春天來了,春意盎然,等疫情過去,我也想去拍拍武漢街頭盛開的櫻花,去黃鶴樓上登樓遠眺,看一看那“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長江大橋,哈哈。
“小黑呢?”聽,我又被呼叫了,我去忙啦……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黃倩:第26次“遺忘”
2020.3.4
最近病房裏的病人越來越少,看著好多病人可以康復出院,大家的心裏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我負責的大屋只剩下了兩位患者,一個老爺爺,一個老奶奶。爺爺有腦梗後遺症,奶奶有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他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仍需要大量的生活護理,但不管我為爺爺做了多少次口護,擦了多少次臉,每次過去爺爺都會睜著大大的眼睛問我,“你是誰啊?你在幹嘛?”我每次都會說,“我是小黃啊,爺爺”。而奶奶不同,每次給奶奶整理好衣服,蓋好被子,奶奶總會用很重的湖北口音靜靜地說聲“謝謝你”,然後等你轉過身去後就把心電監護的血氧夾子放進牛奶杯裏。為了爺爺奶奶的安全,每次忙完工作我都會搬個小板凳在邊上看著他倆,恐害怕他倆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來!
不同於其他患者,我們每天都會被忘記,每天都是新的開始,不管被忘記多少次,我都會再次重新介紹自己,因為每一個人都會變老,每一位爺爺奶奶都值得被尊重,耐心的對待現在的他們,就像他們曾經對待我們那樣🪥。
希望兩位爺爺奶奶可以早日康復,我想他們一定會記起自己家人的模樣,也許在他們模糊的記憶裏,也會飄過我們的身影……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孫立佳:小小的感動,大大的愛
支援的第27天,連續的陰雨天,武漢的天終於晴朗了,今天是下午1點到5點的班,又送走一位出院的阿姨,看著他們平安出院,真的很高興。今天給19床的爺爺發口服藥的時候,他說:“姑娘,我剛剛又做了核酸檢測,如果還是陰性,我就可以出院了!”爺爺高興地說著:“謝謝你們這群可愛的孩子,冒著生命的危險,來支援我們,救助我們😈。”同時雙手合十做著感謝的手勢。我回答說:“爺爺,您的願望一定會實現。”其實,這是在病區裏上演過很多次的情節,小小的感動,大大的愛。眼圈有些泛紅,努力的控製住情緒,怕護目鏡和眼鏡會花,影響之後的工作🤏🏿👰🏽♂️。
下班回到駐地,理發時間還沒結束,終於趕上了☑️。坐在椅子上的那一刻,心裏還是有些不舍🫐。為了婚禮而養長的頭發,為了工作方便,來武漢前匆忙剪短了,謝謝“托尼”老師今天幫我設計漂亮的發型!
雖然我們身在危險的抗疫前線,但我們每天也是被幸福和感動包圍著……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李蕊:手上的壓痕,是愛的勛章
2020年3月4日 武漢 晴
下午下班,在班車上看到武漢斜陽,陽光灑向大地,每一座建築物都反射著光芒,耀眼到我已看不清她疾病的模樣。
時光荏苒,已是人間三月天!從春節到現在,我們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抗疫已整整一個月,現在每天都很平穩,很有規律。病房裏的危重患者陸續康復,我們肩頭的擔子也稍微輕了一些✍🏽。回想這一個月,從戰役打響到基本穩定,是全國多少人的付出才換來的,我們是沖鋒的戰士,我們與死亡最接近。但我們不負眾望,這仗一直打的很漂亮💂🏿♂️。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復率。這不僅僅是個口號,這是真真實實的數字體現出來的。
時間越長,我們臉上手上的壓痕越重,可是這壓痕卻也印出了愛的勛章👌🏼。人的善與美不就是在艱難和危險中體現的嗎?錦上添花確實好,不如雪中送炭來的真。有福可以同享,有難可以同當。這就是我們和武漢的約定。
很慶幸我報名來武漢,也很感恩在這裏的點滴🈁。這個經歷使我平淡的人生得到了升華,以後也許都不會有這種激情澎湃爭當熱血青年的機會了。保爾柯察金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句話一直是我埋藏在心的座右銘!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抽調各科精兵強將來武漢馳援🏌🏻。萬眾一心,眾誌成城把武漢扶起來🚵🏻♂️。現在的武漢,氣色漸漸好起來了,每天都會有一絲暖陽,每天都發生著動人的故事。看著自己的人民逐漸康復,武漢每天都在微笑。她已經慢慢站起來了,加油武漢,我們等你一起奔跑!
(來源:意昂2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