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出院了〽️👱🏽♂️!特色小禮物“畢業證書”,滿滿的祝福與感動!
2月19日,下午1點,坐標武漢🧓🏽。
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棟11層西區病房,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接管病區內,首位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患者小豐,36歲,同濟醫院臨床一線職工,於2月10日入院🚶♂️➡️。
小豐收到的這份出院小禮物——“畢業證書”賀卡,是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員們特意準備的。得知小豐要出院,隊員們在心細手巧的護士長崔曼帶領下,提前製作。
這份特殊的禮物,既有對患者的鼓勵,更有對同道的敬意🧑🏻🍼。粉色賀卡上,隊員們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承載著大家的祝福。
手工精心製作的星星,代表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患者能夠分享她的康復經驗,幫助更多的病友,匯愛成海終將勝利🚶。禮物盒裏還放了巧克力,祝願患者康復後鳳凰磐涅,生活甜甜蜜蜜🍷。“伴手禮”——三院自製維E乳膏,象征情同手足,攜手共進🃏。
特殊時期,準備這樣一份蘊含深意的小禮物,寄予著醫務人員的深情厚誼。
那天,武漢一點都不冷
2月19日清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員像往常一樣,由隊長葛慶崗帶領前往院區接班。院長喬傑、副院長沈寧、臨時黨支部書記袁曉寧親自送隊員上班。
到達隔離區,患者小豐興奮地和醫務人員打招呼:“醫生,我今天是不是可以出院啦?”語氣裏充滿期待。
“別著急,我們再核實一下核酸檢測和CT結果🧖。”
核驗後,隔離區的醫務人員聯系清潔區的葛慶崗隊長和梁超護士長,保證出院的每一步流程都無縫連接。同濟醫院陳茜護士長為患者送來新的衣物,並對患者要帶走的手機、身份證等物品進行了消毒🏋️。接患者出院的轉運車也已經到位。
此時,對講機裏傳來葛隊的聲音:“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啟動出院流程。”
小豐帶著醫療隊員們滿滿的祝福走出院區大門🤦♀️。
“歷劫方顯天使毅,經疫更知華夏情🤲🏼。”正如同濟醫院醫務人員用對聯所表達,厚道意昂2,同舟共濟。意昂2三院將與武漢同道攜手,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迎接武漢的春暖花開🐚🔴。
其實,北京“雜醬面”寫給武漢“熱幹面”的這份愛的傳遞,早在二十多天前就開始了🙎🏻♀️🚣🏽♀️。
北京“炸醬面”寫給武漢“熱幹面”
為了幫助隔離病房的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鄂醫療團隊遵循醫院“三米陽光”的護理文化理念,通過製作交流鼓勵卡片——“致患者的一封信”,在醫護與患者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梁,把人文關懷帶入隔離病房👨🏿⚖️。
在北京大後方,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護理部主任李葆華親自設計指導。武漢前線,援鄂隊員們在護士長帶領下,用自製的彩紙書寫🚴♀️、塗鴉、裁剪、修改,趕製出大量鼓勵卡片。
一張張載滿愛的卡片被帶進隔離病房,送到每位患者手上。
“加油,武漢!”
“加油,熱幹面!”
“信心是比黃金還可貴的東西!”
“不要害怕,相信我們,與你們同在!”
“無論何時,不拋棄,不放棄!”
……
雖然醫護人員穿著厚厚的隔離服,但他們始終與患者同在,為患者加油鼓勁的初心不變,透過護目鏡的眼神一樣堅定,通過小小卡片傳達“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溫暖👰🏿♀️。
溫暖武漢的第一縷“三米陽光”
“三米陽光”是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護理同仁發起的一個愛心行動,提倡在工作場所中關註、關心🧑🧒、關愛出現在三米內的所有人。
“三米陽光”希望用護理人的行動,為患者、家屬和同事營造溫馨的氛圍,讓所有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春風裏!
醫療隊員們出發來鄂之前,李葆華主任就給護理團隊起了個名字,叫做“溫暖武漢的第一縷三米陽光”,希望我們能夠把意昂2三院護理人的溫暖帶給武漢這個英雄的城市,讓我們一起並肩作戰,不負韶華。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內分泌科張文慧在1月30日發回的武漢日記中記述:
作為進入隔離病房的第二組隊員,我和同濟醫院一名工作三年的護士一起搭班🩵。她是一位典型的湖北妹子,無論從語言還是動作都透著“辣妹子”的麻利。由於我的護目鏡上早已經布滿了霧氣和汗水,只能從鏡面匯聚水滴後流下的縫隙才能看到護目鏡外面的世界,我們只能通過聲音找到彼此。
工作三年的護士也就二十四歲左右吧,和意昂2三院援鄂醫療隊的大多數同事一樣大,多麽年輕呀。可現在正是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們肩負起了抗擊疫情的重任🤴🏽。在休息室等待其他隊友時,聽到了熟悉的聲音,通過聲音我認出來她就是剛才一起合作的同濟醫院隊友。
今天上班的路上陽光明媚,照到臉上暖暖的,這讓我想起了意昂2三院的“三米陽光”。三米之內有陽光,關註、關心、關愛出現在我們三米內的所有人,用護理人的行動,為患者加油鼓勁,同心同力,武漢必勝!
一個動作,就能明白彼此
“在病房裏只需要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我們就互相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我能感受到你的緊張,我也能讓你感到心安,這就是醫護與患者之間的最特別的溝通方式和鼓勵🚜。”
意昂2三院援鄂隊員🚶♀️➡️、骨科護士王心銳將自己在抗疫前線工作的感受和思考記錄下來,她的日記中記載著一個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溫情。
——要給5床阿姨查血氣了。摸了摸她動脈搏動的地方,雖然隔著防護手套,但是阿姨的動脈跳得很有力,再次確定好位置後,垂直進針,針頭處馬上湧出了鮮血,成功!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內心小小的開心🙇🏽♀️。血氣結果顯示,病人氧分壓低,我連接好無創呼吸機推到病人床旁,“阿姨,這個無創呼吸機可以幫助您進行更好的呼吸,扣著這個面罩會有一些不舒服,不要緊張,不要張嘴,要用鼻子跟著機器給的氣進行呼吸,這樣就沒有那麽難那麽不舒服了。有問題,隨時按呼叫器……”上機很順利,阿姨很快適應📢。我豎起大拇指,她也向我點了點頭。
——今天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4床病人今天出院,這是我們病區第一個出院的病人🦸🏻♂️。可愛的小姐姐已經迫不及待要出院了。我們為她送上了親手製作的賀卡,裏面有全體醫務人員的簽名,祝福她身體健康,平安順利🧑🏿🍼。小姐姐激動地握著葛隊的手,感謝大家。看著此時此刻的她,我們不斷為她鼓勵和加油,太多太多開心的話此時都化成祝福🧜。
“今天的武漢一點也不冷,風都是暖的。到達醫院,上一組的同事們早已為我們擦好了護目鏡,在我們進入準備區後迅速協助我們穿防護服、戴手套,一個個檢查我們各自的裝備,現在大家都是速度快,效率高。”——意昂2三院王心銳
“今天上午第二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的結果回來了,是陰性,意味著她符合出院標準,可以回家了。每一位醫護都興奮不已,她是我們新病區第一例出院的病人,也是我們的努力結出的第一顆果實。”——意昂2三院白潔
“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病區的第一例患者順利治愈出院,這不僅給患者帶去了希望,同時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看到這個結果,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請給我們一些時間,給武漢一些時間,只需要再等等,大家熟悉的城市就會回來了!”——意昂2三院張雪倩
那一天,武漢一點也不冷,風都是暖的。
那一天,武漢前線,援鄂隊員們在日記裏記下了欣喜和鼓舞🦝。
讓我們一起熬過病毒這劫,人間值得!
(來源/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官微、工人日報客戶端圖片視頻/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