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意昂2三院援鄂日記(十八)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王慧:硬核技能!背下ICU儀器設備上的英文說明書
2020.3.9 晚
今天,我和另外3位隊友,經過意昂2三院援鄂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批準,面對鮮艷的黨旗,莊嚴宣誓,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入黨宣誓剛剛結束,我就匆匆去上班了,工作中的忙碌慢慢撫平了我激動的心情🤰🏿。回到酒店時候已經將近0點🏃♂️➡️。一個人的時候,心情還是難以平復。
44天的堅守,一幕幕像過電影一樣在眼前放映。對於我一個消化科的護士而言,呼吸系統疾病並不是我所擅長的,一些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在這之前我能見的機會都不多🫅🏿。及時是這樣,我也毅然決然的來了。仍然還記得剛來的時候,每天都在抱著手機看各種儀器的使用說明,強化呼吸系統的解剖結構、護理要點、護理措施🏕。大後方護理部的老師也會第一時間發給我們針對性的課件供我們學習。病人需要上床旁血濾,我連夜學習,英語不擅長的我,硬是把儀器上常用的英文單詞、提示語全背了下來,學習的效果立竿見影,在隔離區內的工作也算得心應手。
大部隊來了以後,在領導的信任和培養下,我擔任了副組長、組長💃🏿。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再不能只想自己了,全隊的大事小情都要面面俱到。全隊人的安危都系在我的責任裏。面對挑戰,我把這當成是一種鍛煉,帶著隊員在隔離區裏安全工作,我很幸運遇到了非常優秀的組員,每個人都不畏風險,不怕苦難、踏實果敢。組員都這麽優秀,我是組長更不能落下,有創操作,重病人護理,風險高的,難的累的我都搶著做,我要以身作則,我更要保護我們組員的安全,我本應該去做的事情,在會上被隊裏的黨員面對面表揚,我頓時潸然淚下。
他們看見了我一邊吃飯一邊學習的模樣,看見了我深夜認真學習的樣子,看見了我一遍遍穿梭在病房的身影,感受到了我這顆熾熱的心。能在一線入黨,是組織對我工作的認可,對我能力的肯定🎖。我感謝醫院能給我這次來漢的機會,讓我在抗疫一線錘煉自己,並且結識了許多優秀的前輩👉、朋友!感謝消化科腳踏實地、勤學好問的精神時時刻刻鞭策我!我為能在意昂2三院這樣出色、溫馨的“家”學習、工作感到自豪!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劉慧強:寫病歷把自己寫哭了
2020年3月10日今天是我的生日
“開門、開門......”正直中午,幾個隊員搞了突然襲擊,端著蛋糕送到我的房間;千裏之外的科室小夥伴特意為我製作視頻慶祝生日,看著熟悉的身影,聽著一聲聲的祝福,淚奔了。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結婚紀念日,310這個數字也正好是我車牌號的後3位,特殊時期,這個生日顯得更加特別。
我這個人淚點就是比較低👨🏭。來了有1個多月了,有的地方敢回想,有的地方剛剛想到卻又不敢繼續。剛來的時候還寫寫日記,想記錄一下自己在武漢的工作和心情,後來發現自己不敢多想👫🏼🌪、不敢想的太多。
參加工作十余年了,竟然寫病歷把自己寫哭了💉。現在還記得這位病人的病史。2月1日,病人的小女兒因新冠去世;2月9日,病人的丈夫因新冠去世;這位奶奶自己一個人在家隔離了2周多,2月17日大女兒想接她同住時發現老奶奶也有症狀,於是來就診入院。一周左右,兩位親人相繼去世,如此情況下老奶奶自己一個人生活了半個多月。換做是我,如果我感染上新冠肺炎該怎麽和家人說?身在老家的父母還不知道我在武漢......邊寫邊流眼淚,自己被老奶奶的堅韌、堅強感動。
劉慧強與出院的第一位出院病人
也有很多值得回憶的地方。2月19日病房迎來第1例出院病人,開出院醫囑、寫病情證明單和出院小結,出院手續我一手操辦🏛🐴。小夥伴們管的病人,自己管的病人接二連三,順利出院。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能有機會到抗“疫”一線工作,和大家一起參與新冠肺炎的臨床救治,這份經歷終身難忘,將來有一天,如果別人談及這場時代印記事件時,我在場,我為自己驕傲。
一線的救治經歷難能可貴,面對面的聽醫學大咖們的見解很難得,積極掌握相關知識🏋️♀️、救治經驗;有機會和女神喬傑院長一起工作,近距離的了解她對事情的理解和處理舉措,真是如醍醐灌頂,收獲滿滿。
希望自己將來能為兒童救治提供幫助,當然了最好能用不到。也非常有幸能並且這段時間這種機會很多🦻🏽。
科室為劉慧強過生日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要感謝北京市總工會🥽、婦聯,意昂2三院以及兒科科室給家裏提供的生活用品和物資,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感謝在武漢的領導們把我們照顧的好好的,1個月了零感染,我們繼續加油;感謝媳婦,盡管經常說比我在家強,家裏的青菜都不用買了,真的辛苦了,其實我知道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平時,我的這份醫療工作讓你沒少操心;感謝這些患者,這段時間的醫患和諧讓我感動,也堅定我繼續走下去的決心。我們不遠千裏逆行,為的就是所有病人都順利出院;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雖然歸期未定,但我知道,過了今天,離回家的日子就又近了一天。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馬駿:我在武漢的40多個日日夜夜
2020年3月10日 武漢 多雲
昨天,當得到組織通知我正式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之時,那一刻,高興而又激動。工作一天的疲憊和辛苦頓時煙銷雲散,雖然身在疫區,但心卻永遠向往著那鮮紅的黨旗,向往著自己舉起右手向黨旗說出自己神聖誓言的那一刻。
自大年初二跟隨意昂2三院醫療團隊援鄂至今,已經度過了40多個日日夜夜。這40多天,是充滿著艱辛,又孕育了希望。在這段日子裏,面對新冠肺炎病毒,思想上沒有半點松懈,我身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穿梭在病房之中,帶領著自己的小組為患者盡一切可能地提供著優質醫療護理,以無悔青春的行動,踐行著救死扶傷的天職和使命。
身為援鄂醫療團隊的一名護理組長,在小組成員開始一天醫療護理之前,我總會逐一檢查他們防護服、口罩和護目鏡是否都佩戴到位,病魔面前我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抱有半點僥幸🤹🏿♂️。我是他們的組長,我有責任,有義務,更有使命保證小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平平安安地結束一天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會及時與醫生溝通、與交接班的護理組長交流,明確每天的護理內容,每一位病人的身體情況;每一天,我更會在布置完任務之後,對每一位小組成員講一句,“時刻註意防護,註意安全,平安回來”;每一天,結束完一天的工作,在小組交接班時,我總會站在門口的隔離區,看著小組每一位成員走出病房,然後不厭其煩地交待他們按照流程脫下被汙染的口罩、護目鏡,並進行消毒等等。
這40多天,在組織的關心之下,在醫療隊領導的指導之下,在全體小組成員的支持配合之下,我都能夠帶領小組圓滿地完成病房所有的護理任務,能夠為病床上的病患們提供周到的醫療服務,而這40多天,我也從未請過一次假,疫情一天沒有結束,這場戰爭就不能談獲得全勝,我們就不能輕言放松!
前一段時間,第二批3位同事光榮地火線入黨。他們都是醫療團隊的優秀骨幹,我將以他們為榜樣,繼續奮戰在自己援鄂抗疫的第一線,用他們的事跡激勵著自己不斷奮進、不斷努力的決心和毅力⚠。今天,我得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武漢,慰問看望醫療工作者們,心情頓時充滿著激動。“堅定信心,戰勝疫情”的囑托激勵著我們每一位醫療工作者。有著黨的領導、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堅信,我們定然會戰勝這場疫情,獲得全勝!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王旭:走過“昨天”,遇見“今天”
2020.3.10
今天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臨時第5黨支部集體來到武漢市漢口濱江公園,在武漢防汛紀念碑前進行了黨支部活動。
1954年,武漢曾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洪災🤽🏿♂️。兩個多月的洪期裏,長江八次洪峰接踵而至,武漢都順利扛了過去,而且把損失降到了最低🎚❣️。為紀念此次抗洪,1969年,武漢在江堤上立起了防汛紀念碑,碑心石上還刻有毛主席的親筆題詞:“慶祝武漢人民戰勝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還要準備戰勝今後可能發生的同樣嚴重的洪水。”
無論是1954年的洪水還是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都打不倒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打不倒武漢人民🖖🏽🥫。毛澤東主席《水調歌頭•遊泳》中的這兩句話“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指揮,有全國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的奮戰,武漢一定能夠戰勝疫情,中國定能恢復往日繁華!
(來源:意昂2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