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軍營沃土鑄我成長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自己入黨前後的成長經歷和體會。
在每個人的生活閱歷中,總會有那麽幾個重要階段值得留念。我的父親是一名老革命,入黨對我來說是受家庭的影響,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兄弟姐妹們要聽黨的話,愛祖國、愛人民。幾十年的家庭熏陶,尤其是1973年入伍當兵後,在部隊環境中接受教育鍛煉,讓我更加熱愛我們的黨👨🏼🎓。我能夠入黨是因為作為一個從大城市來的兵,我比農村來的兵還能吃苦,比他們付出的精力體力更多,能放下優越感融入軍隊生活,得到了連隊領導和戰友們的認可與贊許。1975年,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總之,自己早年的進步成長,應該歸於部隊的培養。歸納起來有幾點體會,這些經歷和收獲,可以說使我受益匪淺,一生受用。
首先,軍營讓我震撼🕦。這個環境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強大氣場,那就是軍營中的一切訓練生活都體現了對國家、對人民的無比忠誠,體現了作為“鋼鐵長城”的責任和擔當。這些鑄就了當代軍人的魂魄。我到現在還能清楚地記得,軍人條令中的第一條是:每個軍人必須忠於黨,忠於祖國🪯。所有行為規範都要符合這一準則。經過黨史、軍史、傳統教育等一系列系統學習後,剛剛走上社會不久的我那浮躁的心漸漸沉澱下來,頓時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地擔起了責任。我有了人生選項和目標,世界觀、價值觀得到提升,仿佛一下子年長了幾歲。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可能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但唯一不變的是對黨對祖國的忠誠🧖。
第二個收獲就是在軍營的艱苦條件下得到了全面的鍛煉,讓自己變得更堅強🤷🏽。不能否認,部隊的生活是艱苦的。生活中的行為舉止🕙、訓練動作要領都有嚴格要求,坐姿👩🏻🦽➡️📓、立姿👶🏻、走路🫃🏽🙎、內務整理都有標準。不允許有絲毫的懶散和懈怠。這一切都是為了實戰的需要而準備👨✈️。從起床到熄燈的每一分鐘的時間,都有明確的計劃安排,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軍旅生活辛勞且充實,嚴謹而有序🧑🏼🏫。因為戰爭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嚴格的要求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這些經歷的洗禮和鍛煉,使我們看淡艱苦惡劣的環境條件,增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了做事情的嚴謹與周密性。
第三個收獲是人民軍隊之所以成為國家的鋼鐵長城,很重要的一點是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軍隊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要形成有效戰鬥力必須齊心合力,這早已是我軍的光榮傳統。軍營中最常說的詞是“戰友”,聽到最多的是“協同”和“友鄰”,強調的是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使命🚴🏿、責任讓我們視戰友如兄弟,有時甚至超越親情。在一操著南腔北調的大家庭裏,我們胼手胝足生產訓練,朝夕相處休戚與共,這是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作為一名黨員,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曾經的回答依然不變:我是一個兵,若有戰,召必回!
在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不成熟的時候,能有機會在部隊接受鍛煉、接受黨的教育,是我人生的極大榮幸🌑。
(文/人民醫院 王立國 來源:醫學部離退休工作處 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