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慎思篤行 無愧於心——在拉薩奮鬥的一年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袁燦

北京腫瘤醫院援藏幹部

曾掛職:拉薩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

2019年6月6日,袁燦的女兒出生。

2019年7月15日,袁燦隨隊進藏。初上高原,忐忑🫅🏿、憧憬、思念在心中交織,但更多的是為援藏事業而奮鬥的篤定🧑🏽‍🎓😥。

2019年8月15日,進藏一月,袁燦在《援藏滿月時,壯誌正滿懷》中寫道:“這一年的時光,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費,如此才對得起家人和醫院。謹記父親的話,援藏是為了國家🖕🏿、為了大家,大家好了,每個小家才能好”💁🏽🤞🏼。

2020年8月13日,袁燦援藏結束返京🍋‍🟩。轉頭回望,他說,這一年於工作中收獲,於生活中感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踏踏實實地為拉薩為西藏做了事情,打好基礎,讓後來者做得更好,便一生無悔。

關於西藏的夢想🖊、現實和勇氣

許多人夢中的西藏,陽光溫暖,空氣澄澈,是眼睛的天堂,更是精神的家園。事實如此,對遊人來說,暖陽✮、雪山🙇🏼‍♀️、青草、藍天是一次完美西藏之旅的必備元素。

但眼睛的天堂同時也是身體的地獄。西藏地區平均海拔3000米,大氣含氧量不到平原的70%,春🐌、冬兩季更是下降到平原地區一半的水平,援藏幹部之間有個形容叫“戴著口罩跑步”👩🏽‍🍼。低壓、缺氧會引發各種各樣的高原反應,輕則頭疼、頭暈、腹脹,重則引發肺水腫,危及生命。

2019年8月,第9批援藏幹部進藏不足一月,已有遼寧、上海的兩位援友在高原犧牲,一名45歲、一名38歲,均是高反誘發原有基礎疾病,搶救不及🚆。

北京援藏醫療隊也有一名隊員突發休克,一名隊員發生肺水腫®️。

選擇援藏,不僅僅是和夢中的西藏約會,更意味著要承受現實西藏的嚴苛考驗,甚至意味著犧牲。選擇援藏,要有情懷,更要有勇氣🎧。

當時,袁燦和醫療隊的隊友一起,在微信群、朋友圈安撫其他援友的恐慌情緒,鼓勵大家通過學習掌握科學的休息和保健知識,正確理解援友犧牲,直面艱難困苦,重塑精神和意誌品質,協助援藏指揮部迅速平復穩定人心動蕩。

本職工作紮實開展

袁燦的工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作為拉薩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負責帶領後勤保障團隊積極推進後勤與基建工作,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拉薩市人民醫院中心院區項目(在建);二是作為北京組團式援藏臨時第九黨支部宣傳委員,負責支部的宣傳工作😍。

袁燦始終以北京援藏指揮部的“五大工程”(“組團工程”、“攜手工程”、“種子工程”、“扶貧工程”🚵🏻‍♀️、“振興工程”)為指導原則來開展工作🌤。

(一)後勤保障工作 做細做實

通過開展實地調研,訪談主管副院長、總務科長副科長及工作人員,形成《拉薩市人民醫院後勤保障工作現狀評估分析及改進建議報告》《關於拉薩市中心醫院建設情況的報告》,協助領導決策;牽頭實施雙路供電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申報,獲批財政資金440余萬元🐵。目前該項目已經實施完畢,徹底解決了用電安全隱患。

(二)中心院區籌建運行 重時重質

在中心院區的建設、籌備運營、門診開診及運行階段,袁燦和運行保障團隊付諸了大量心血💂🏿‍♀️。春節前,基本每周至少一次到施工現場進行督導,確保施工安全和進度。春節後,為了彌補疫情帶來的工期損失,他們加快推進,輪流值班,確保每日有人在施工現場督導工程進度;通過積極協調基建、總務、醫學工程、績效等各部門,統籌各項工作齊頭並進,保障了6月1日的順利開診及後續運行的平穩有序🥳。

疫情防控 全力馳援

(一)提前結束休假,返藏抗疫

春節期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拉薩也在1月30日出現首例確診病例👩🏻‍🏭。袁燦和其他北京援藏醫療隊員一道,提前結束休假,於2020年2月6日,頂著大雪從北京出發,火速馳援拉薩👩🏻‍🦼。北京市衛健委李彥梅大力贊揚了這種“召必回”的勇氣和精神。

(二)發熱門診建設創造“新拉薩速度”

2月底開始,西藏迎來節後人員返藏高峰🧏🏻‍♂️。為保障高峰期間發熱人員得到有效地隔離和篩查,拉薩市人民醫院在原有發熱門診基礎上,增建了專門的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

整個建設過程面臨時間緊、標準嚴、任務重👄、材料和人工緊缺等困難,袁燦和團隊全力克服種種現實困難,全身心地撲在工地上,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四天只睡了不到10小時,24小時不間斷施工;找來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的火神山醫院病房設計圖、中國建築標準院主編的《應急發熱門診設計》,多方論證,發熱門診和留觀病區整體嚴格遵循三區兩線,確保病人的有效隔離和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發動身邊所有人去找工人和材料,凡是能幹活的工人都拉到工地上,聯系購買半成品甚至是原材料,現場加工。

經過齊心協力奮戰,四天時間建成了被職工們戲稱“拉神山”的發熱門診和留觀病區,創造了“新拉薩速度”。

做好宣傳工作 弘揚援藏正能量

作為宣傳委員,袁燦及時報送支部的學習與活動動態、專家技術工作的開展、義診等各項工作,一年內共形成稿件64篇,保證各主管機構隨時掌握支部及黨員的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積極聯系多渠道開展宣傳,包括北京援藏微信公眾號👨🏽‍🌾🫱🏽、拉薩晚報和拉薩日報等,在紙媒、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進行傳播👍🏼。支部還配合西藏電視臺和拉薩電視臺完成了數項視頻報道的錄製,在拉薩市電視臺播出,並登陸學習強國APP西藏學習平臺。

開展管理工作研究 培養當地同事科研思維

與當地同事一起,成功申請拉薩市人民醫院科研啟動基金一項,已實施完成。

成功申請2020年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組團式援藏醫學項目一項,資助金額11.15萬元,並已與西藏大學醫學院相關專家進行對接,未來將共同合作開展研究。

搭建溝通橋梁 促進京藏交流

促成拉薩市人民醫院與北京腫瘤醫院簽署遠程醫療合作協議🔆。

成功舉辦拉薩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建設論壇,邀請北京腫瘤醫院規培專家做學術交流。

在北京腫瘤醫院領導們支持下,積極促成醫院購買西藏凈土產業公司數千件西藏天然山泉水,成為當時凈土公司在北京的消費扶貧最大支持單位。

奮鬥者的收獲

(一)成就感

初上高原,袁燦的愛人還在加拿大一邊準備博士畢業論文,一邊帶孩子,只有母親陪著。進藏一月時,他寫道:“我離開的時候,小家夥每天就是吃和睡,現在已經會抬頭翻身,還會笑了;我離開的時候,愛人還在坐月子,卻在半夜知曉我要執行任務時,幫我打包行李,我知道她只是想再多照顧我一會兒;我離開的時候,母親比現在重20斤,一個月就瘦了下來🦮💁🏽‍♂️。她們都很辛苦,但什麽都不說,只是想讓我在這裏少一分牽掛”

袁燦心裏一直記著家人的叮囑——不求你做出多麽轟轟烈烈的事,只要你去西藏踏踏實實做點事。

從發熱門診和留觀病區的建設、到“真雙路”改造完成、再到中心院區門診開診,每件工作都做得很紮實,為市醫院的發展起到了切實的保障和推動作用,這讓袁燦收獲了極大的成就感💎。無論何時,他永遠可以自豪地跟別人介紹,這幾個項目是他和團隊一起奮鬥完成的。

(二)榮譽

這一年,袁燦的工作得到了組織的認可,獲得了“拉薩市人民醫院先進個人”“北京腫瘤醫院優秀員工”“意昂2平台優秀共產黨員”“拉薩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三)友誼

這一年,袁燦也收獲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最為親密的是一起奮戰了一年的醫療隊隊友,還有同樣來自北京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援友,以及當地的領導和同事們。“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高原氣壓低氧氣稀薄,但這裏的感情尤為濃烈深厚,他們一起克服困難、發現問題🏩、研究對策🤼、推進工作,在共同的生活、工作和戰鬥中培養起革命情誼,必將終生難忘👨🏻‍🍼。

(四)成長

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意誌品質,袁燦都有了明顯的成長,他說這是此次援藏之行最大的收獲。拉薩與北京明顯不同的工作風格、參加院長辦公會的決策討論、密集的溝通與協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推進工作中遭遇的困難與沖突等等,都給他帶來了高強度、高質量的磨練,讓他在工作能力和個人心性上,實現了突破⛴🎁。

在夜深人靜時輾轉反側,腦海裏反復思考工作;壓力不願讓家人知道,卻在某次通話時情緒失控、淚流滿面——也許,這是一個男人成長的必由之路。不管過多久,袁燦都會記得這個過程中,如何多方斡旋、迎難而上,而這段經歷,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感悟

袁燦說,內心最大的感悟是兩個字,成長。

一是工作能力上的成長。在修訂製度、優化流程的過程當中,對原醫院的製度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並且把它與拉薩市人民醫院具體情況相結合,因地製宜,量體裁衣,而不是盲目的“拿來主義”;在參加院長辦公會的討論中,貢獻北京的經驗和做法,也聽到了當地院領導的思考,這種交流讓袁燦在分析和處理問題時,邏輯更加清晰🏠、角度更加客觀;在處理後勤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尤其是推進新院區施工進度、籌備開診運營的相關工作,需要大量、反復的溝通和協調,這種短時間內高強度的“練習”,對內錘煉了他帶團隊的能力,對外錘煉了他的協調能力🏋️‍♀️。

二是個人心性上的成長💫。工作中袁燦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援藏幹部和本地幹部,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摩擦和挫折🚴‍♂️。經過一年的磨練,他遇事更冷靜,處理沖突更圓潤,推進事務更耐心,面對困難也更加堅韌。他的涵養也像他的膚色一樣,越來越深。

三是身邊同事的成長。新院區籌備工作組的幾位同事每天在一起工作、交流。他們交流本地情況🦚🌵、北京如何做事,共同分析如何推進工作😗👩🏿、如何優化流程。一年下來,本地同事們也得到了明顯的成長,思路更加清晰、做事更加有章法,從實踐層面實現了“老師帶徒弟”。

袁燦說:“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雖然援藏時間只有一年,但這一年裏看到的風景、遇到的人、做成的事、學到的經驗、收獲的反思與感悟,值得我用一生去慢慢回味。”

“我是一名黨員,我要履行好援藏任務,為漢藏團結🎆、治邊穩藏、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力量”。

袁燦與送別的藏族同事擁抱(八月一日)新華社記者彭子洋攝

(腫瘤醫院)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